2023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9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8-22 08:48:01 来源:网友投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一)评价内容1、参与态度。是否主动热情做好活动前准备工作,认真备课,民主、平等对待学生,经常为学生作具体指导,与其他教师协作。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9篇,供大家参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9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篇1

(一) 评价内容

1、参与态度。是否主动热情做好活动前准备工作,认真备课,民主、平等对待学生,经常为学生作具体指导,与其他教师协作。

2、指导能力。是否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学生调整活动方式或研究角度,能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材料,了解校内外教育资源,能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

3、继续学习。是否主动学习课程的前沿知识,能根据学生探究的内容钻研有关知识,掌握有关科研方法,提升指导水平。

4、指导效果。是否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指导的小组有相当的成果展示。

(二)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采用“协商研讨评定”方式,以自评为主,结合学生评价、教研组评价与学校评价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和客观度。

1、问卷调查:①教师自我评价;②学生小组评价。

2、察看案头工作:是否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做好指导工作记录。

3、成果展示: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评比,每学年举办一次手工制作、模型设计作品展示评价活动,对指导教师给予适当评价,并从中评选优秀指导教师。

(三)教师评价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与学生的学习密切结合,和教师的指导密切结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2、注意评价的激励功能。要鼓励学生的新想法,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热情,促进广大学生积极实践、勇于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篇2

1、过程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学生亲历体验的课程。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评价。只要学生经历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就应该肯定其活动价值,给予积极的评价。

2、多元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多元化。因此要鼓励并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自我表现方式,如演讲、表演、写作、绘画、制作等,评价不应只由教师来决定,要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多种形式,将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与指导教师或社会、家庭有关人士评价结合起来。

3、反思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改善、促进的功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对活动过程(特别是细节)的记录习惯,要通过活动过程、交流和活动成果汇报,让学生学生学会对问题的讨论、方法的交流、成果的分享与思考,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

4、激励性原则。坚持正面评价,运用表扬、鼓励、表彰等方法激励学生,并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无论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遭受失败的时候,无论是定性还是量化评价的时候,都应该激励学生,使激励评价成为学生获取成功的动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篇3

学校综合实践实施方案

三陵学校(2018-2019上)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总体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初步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了解基本的生活自理的习惯,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5.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活动中的一些具体技能;并在活动中获得参与综合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具体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 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5.组建一支基本稳定的师资队伍,以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为抓手,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素质,推进课题研究工作稳步发展。

四、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针对学校实际,我们这学期倡导主要围绕下列线索进行设计和开发。

1.利用学科课程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学科课程,同时又是必修课程,不能成为其他课程的附属品,但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在某些情况下,综 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打通进行。学科知识不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所以我们应当突破学科教学自我封闭的僵化模式。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要使课堂成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活的策划中心,依托学科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课内外打通,对学科资源和非学科资源的开发进行一体化设计,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入课堂。因此,我们将考虑如果有机地与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内容。

2.走进社会生活,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所以引导学生走入社会生活,获得生存体验,让学生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从学生身边的小事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如《 自行车的保养与修理》、《饮食与健康》、《了解身边的环境》等通过参观、访问、实地考察、实际参与、亲身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的现象与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将着重引导学生形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资源,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趣、更有意义和富有创造性,有效利用校外教育资源。,

3.走进自然,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根据学校及周围自然环境的状况,引导学生自主地从自然环境中 发现问题,并指导学生通过观测、考察、实验、探究等形式,收集各种自然环境的信息,关爱自然,提高环保意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4.立足校本地方特色,充分挖掘活动资源,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宁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学期我们让学生从爱自己的家乡入手,通过《走遍宁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有关情况。利用学校劳动基地让学生掌握一些劳动技能,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活动方式

本课程主要以活动为载体,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重点,主要以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等学习来开展。学生通过社会考察、讨论分析、角色扮演、办报创作等社会活动方式,对主题进行探究、发现,通过从不同角度对社会问题和科学现象进行研究,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作出结论。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经历活动中的各种感受,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造意志,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五、活动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的,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本学期将充分发挥评价这一机制激发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受自我成长,促进自我反思,享受成功的喜悦。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

1.注重过程: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太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关注的视角指向中学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注重中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中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中学生的标准。

2.尊重多元: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鼓励并尊重中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演讲、绘画、写作、表演、制作等。在教师对活动做出评价的同时,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中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3.注意反思:发挥评价的指导功能,引导中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通过调动中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因素,激励中学生自觉记录活动过程〈特别是重要的细节〉、投入对问题的讨论、对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主动审视自己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动,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评价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评价以下列几项为标准:(1)深刻领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质并以负责的态度参与这门课程的实践;(2)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应对学生广泛的知识需求;(3)逐步发展活动中规划与设计课程的能力组织、管理与协调的能力、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堂教学调控能力。

六、主要活动内容: 七年级

服装设计与展示 八年级 生活中的物理 九年级

自行车的拆装与维修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篇4

(一)学生评价

1、自评内容包括:(1)你是否一直对你参与的主题活动感兴趣。(2)你是否参加过活动主题的选择。(3)你收集信息、资料的途径有哪些? (4)你在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5)本次活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6)你对活动成果是否满意。(7)本次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8)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采用方式: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学生填写“综合实践活动记录与评价表”或用描述性语言的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一次自评,完成后全体成员均上交一份给指导教师。

2、互评内容包括:(1)小组成员合作是否愉快。(2)你们在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或问题? (3)你们是怎样合作克服困难的? (4)你们认为下次活动还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采用方式: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由组长执笔,用描述性评价方法为主对以上内容进行评价,完成后每组交一份给指导教师。

(二)教师自评

1、评价内容:

A、工作评价

(1)你是否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抱积极态度。(2)你是否有一个活动方案和活动情况记载。(3)为指导学生活动,你作了哪些准备?

B、过程评价

(1)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实践参与活动? (2)学生对活动主题的兴趣是否持久?(3)学生获取信息、资料的方式途径有哪些?他们如何选择处理搜集的信息? (4)小组成员能否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小组长的功能发挥的怎样? (5)学生在活动中是否体现独创性?独创性体现在何处?

C、效果评价

(1)活动成果是否实现预定的目标。(2)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发展得怎样?哪一方面的能力最为突出? (3)学生的情憾体验是否获得满足?满足程度怎样? (4)活动中有无“空白点”,体现在何处,设想如何改善?

采用方式: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指导教师按照上述内容项目,自己的指导情况和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一次评价,将评价意见写成书面材料。(注意:教师对学生的定性描述评价材料中要注重抓学活动中闪光点,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满足。)

(三)学校评价

组织:由学校教导处具体落实,每学期对每个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一次评价。

评价内容:1、主题选择是否恰当。2、活动设计是否科学。 3、活动组织是否周密。4、活动形式是否适合参加活动儿童特点。5、活动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6、教师取得了哪些新鲜经验,得到哪些新的认识?

采取方式:1、审()阅师生自评材料。2、与组织活动的教师(或教师小组)共同反思活动过程,交流讨论。3、召开学生座谈会。4、召开家长座谈会或书面征求家长意见。5、走访与活动有关的社区人士。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篇5

五年级科学学业评价方案

一、学科特点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启蒙课程。

二、评价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学生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评价的功能与教育目标是一致的。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评价改革,要力求达到这个目标。

三、评价内容

学业成绩评定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1.日常评价:如学生作业、课堂表现。学生作业方面我让他们每人准备一个科学记录本,记录日常上课的作业内容。例如第一单元,记录八大行星资料表等。第二单元是各个钟表的工作原理。第三单元是设计食谱活动,还有热胀冷缩和热缩冷胀的性质等。第四单元给宝宝安家活动,因为书是循环使用的,所以我让他们画在记录本上,让学生能够熟知孕育的过程,还让他们画出将来的我,让他们对成长阶段有个了解。第五单元是各种地貌的种类和形成,还有地貌变化的原因,还包括认知一些矿产能源。第六单元让学生对力的搜索及概念,还让他们每人做了一张有关力的搜索的手抄报等。第七单元我让学生小组结合阅读文章填写表格内容,找出答案。除了平时的课堂内容以外,还要求他们把每个单元后面的试剑石上的题作为巩固训练。还要评价学生日常观察活动

和记录、搜集信息的能力,不拘泥于内容、时间的限制,发挥其思维创新能力。评价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优、良、及格和待及四个等级。

2.期末考试评价:

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试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我会选择记录本上的综合知识出一张卷子来对学生的期末考察,采用等级制优、良、及格和待及四个等级。

四、方式、方法

1、方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

2、方法。学期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评价、课堂教学等级评价、特长表现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观察评价、知识测试评价法。

五、评价主体。学生、家长、教师。

六、评价结果。教师口头评价、书面等级评价、评语。

五年级科学学业评价方案 古荥小学 刘淑娟

五年级学生建立的2年科学学习上,有着一定的基础了。科学课程评价的对象是“每个学生”。科学教师在为学生作出评价的时候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授课班级多,学生数量庞大,与个别学生接触的时间与机会少,如何要对每一位学生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难度很大。本学期给学期给学生进行如下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目的

1、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2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的全面发展,激励学生不断前进,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

3、加强学生间的小组合作能力及个人动手操作能力,既能相互交流合作完成探究也能独立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4、培养学生的科学习惯与素养

二、评价方式

(1)、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全程评价

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还是上课时间,在课堂时间里也可能表现出最真实的想法。常有这样的案例,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在某一方面由于得到老师充分的价值肯定,会使学生激动不已,并能影响到他今后人生职业的走向。所以我们科学教师要学会鼓励,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要以鼓励为主,很多学生都有进步的愿望,只是表现在行动上有所差别而已,尤其是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学生。

(2)、分组学习来让学生来参与评价

都说观众的眼光是雪亮。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组,自己是最好,往往希望其它小组不好,所以在这里以分组的形式来评价自己组内的成员。小组成员对于自己的人员非常的了解,对于他上课认真不,活动认真不,都会给予很公正的评价。

(3)、学习结果显示学生综合素质。

新课程以最新的方式来评价,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平时的种种都表现出来,所以只能以学习结果出现,能显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具体步骤:

1、科学活动评价。分三个部分,a、带齐材料,b、科学活动态度,c、活动的结果。

2、用“科学手抄报评价成绩。本学期“期末从手抄报的设计、内容、创新综合评价。 总之,科学课的学业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发展的评价,评价伴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它针对了每一个处于教学中的孩子,重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于教师而言,这样的评价比以往通过单纯的测试进行评价难得多,任重,道远,却是我们必须去实践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篇6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意见

茨榆山小学 刘丽萍

综合实践活动课属于活动课程范畴,是活动课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深化与发展,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育人价值与功能。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定位,课程的评价与学科课程评价有很大的不同。为了更好地落实活动课程的各项目标,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入手,作了一些尝试。

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由学校、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确定。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上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要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教师要尤其注重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发现问题,选择课题,寻找适合自己的探究活动方式。有效地将研究性学习、周围环境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体开展。

一、综合实践课的评价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学校根据本校和本地区的特色,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制定出本地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

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力求从课程安排组织上落实计划性、体现规范化。但这些统筹规划不能限制其生成性,而应当结合活动的开展,不断地在过程中产生新目标,发现新问题,调整新思路,创造新设计,更好地将活动引向新领域。

二、实践课要注重过程评价。

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将关注的视角指向小学生获得结果的过程,注重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表现。在具体操作中,教师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方面的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小学生的依据。

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中,还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教师还应重视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说一说他们的思考过程。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用建立成长记录册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的进步历程,以增强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在成长记录册中收录反映自己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最喜爱的小制作,印象深刻的问题和解决过程,阅读科学读物的体会,收集的有关资料等等。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给以恰当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能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认识自我、建立自

信。

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评价的多元化与多样化。

生疑是思维的开端,问题是创新之源,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意识的培养一方面要从问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另一方面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矛盾,促使学生产生未知心理需求,为创新作好心理准备,进而促使学生自主地研究解决问题。教师对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问题;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教材《遇到危险怎么办》时,通过给学生提供生活中常见的危险事例,让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这些危险的事件,会造成什么后果”,学生通过议一议、说一说的方式进行活动。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用搜集到的图片资料向大家介绍。教师适时地提问:看了这些情况,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然后让学生选择一事例去研究、体验过程。有的学生模拟表演美国“9.11”恐怖事件,各种人的心态表现,大家是如何进行现场自救;有的学生选取发生车祸一例,从车辆行驶开始,司机精力不集

中发生车祸后,事故现场是如何进行现场紧急自救;还有的学生表演了自己在商场与父母走失后,是如何与父母联系上的。学生在活动中还提出了一个个问题“假如发生核泄漏我们怎么办?”“假如父母不在家时,有人敲门我怎么办?”。.。.。.。.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的问题,教师都给以鼓励。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活动过程,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开放性的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或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 ,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教材《玩叶子》时,设计了贴叶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采集了很多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叶片,准备了胶水、剪刀和16K纸,让学生自己想要贴什么画面,就选什么样的叶片去粘贴自己的作品。学生四人一组合作着,精心地选择、相互配合、认真地完成了一幅幅叶画,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评议,选出“你最喜欢的叶画”,并把学生评议出的作品在黑板上展评,请小作者们自己也来评说一下,“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叶画最美”,再由大家评议出最喜欢的叶画(十幅)在学习园地里展览。在一次次的评议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我们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更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但是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教师都应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都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过程、注重活动的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篇7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与教学活动评价

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进行计划、设计和组织的专门活动,或称正式指导的活动。专门的教学活动的存在是幼儿园教育区别于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重要特征。幼儿园教学活动可采用参观、实验、讨论、观察、表演、制作等多种途径和方法,也可采用全班、小组及个别等多种形式,教学活动的空间也不局限于活动室。教学活动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能因为传统教学中存在灌输、说教和无视幼儿的主体性的现象,就否定幼儿园活动的作用。相反,我们应该在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学观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幼儿园的教学,不断掌握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努力追求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幼儿双方的主体作用,以具有主体性的教师激发出具有主体性的幼儿,以学定教,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对教学活动的评价是幼儿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教学活动的评价,因教育及教学观的不同的方案,评价项目也因此有所不同。但教学评价的核心目标都是为了了解教学活动的成效,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幼儿的行为。 二 教学活动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目标

1)、目标的年龄适宜性是指活动所确定的目标与特定年龄班的幼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是否一致。过易和过难的目标都是不适宜的目标。

2)、目标的可落实性是指活动的目标是否具体、明确,是否易于衡量。

3)、目标和和谐性是指重点或核心目标是否突出,认识的目标与相关的学习策略、相关的情感的目标是否有机地得到反映。目标罗列过多的目标缺乏有机联系和核心目标不突出的表现。

4)、目标实际的达成度是指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计划的目标实现的程度,以及非计划的对幼儿有重要意义且与活动有有机联系的目标实现的情况。达成的目标与原定的目标是否存在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是否合理。

2、内容

1)、内容的年龄适宜性是指所选的内容与特定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是否一致,是否最有利于幼儿的接受和发展。 2)、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包含质和量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所选的内容是否最大程度地包含了活动的目标,内容和目标间的不一致将直接影响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是指内容容量的适宜性,即活动的内容的多少是否最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内容过多和过少都是不合适的。

3)、内容的科学性是指所呈现和解释的活动内容是否科学、准确,给幼儿的知识和概念是否会影响幼儿进一步的学习。 4)、内容的生活性是指所选择的内容是否适合特定的地域和文化,即活动的内容是否能反映适合幼儿的现实生活,是否能引发幼儿的有效学习。 5)、环境、材料的适宜性是指与特定活动相对应的环境、材料是否能在质和量两个方面最大程度地支持幼儿的学习,能否满足幼儿探索、操作和交往等活动的需要。

6)、内容实际的完成情况是指在活动过程中,预定的内容是否全面完成,有没有完成一些计划外的活动内容,它是在什么特定的情境下发生的,这样合理与否。

3、教师

1)、教师讲解的适宜性是指教师对特定活动内容的讲述、解释是否适宜,讲解的适宜性不是用所占时间衡量的、而是衡量是否到位,即是否有利于幼儿进一步的学习和促进幼儿思考。讲解不清晰和低层次的重复的讲解都是不合适的。幼儿的学习主要的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实现的,而是通过幼儿自己的交往及其他实践性活动实现的。

2)、教师教学策略的适宜性是指教师面对特定的教学问题情境,尤其是面对幼儿的学习状况所采用的旨在激励、指导、传授、帮助、启发的具体策略是否合适。这是针对特定的幼儿和特定的问题情境而言的。

3)、教师对幼儿的关注主要是对幼儿在活动中的状况的关注,具体地说,包括对幼儿的现实需要、兴趣、活动投入度、遇到的具体问题等方面的关注。衡量教师对幼儿关注程度的主要内容是对活动过程中幼儿出现的一些重要事项是否注意,并采取包括忽略在内的有效策略。

4)、教师总结和评价的适宜性是指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及活动结束后,是否根据需要,开展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可以针对个别幼儿,也可以针对小组或全班幼儿。可专门评价,也可以在情境中评价。但评价一定要从需要开发,不能流于形式,或为评价而评价。活动评价应注重过程中的、情境中的评价。

4、幼儿

1)、幼儿的投入程度是指幼儿在活动中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有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维是否活跃,是否表现出创造性。

2)、幼儿的互动机会是指活动中是否有适宜的幼儿与同伴、与成人的互动机会。幼儿的互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和方式。但互动也要从需要出发,无实际问题的所谓讨论、没有合作必要的所谓合作都不是适宜的互动。

3)、幼儿面临的挑战是指活动过程中幼儿是否获得新的经验,是否面临问题并努力去解决问题,幼儿是否有效地运用了已有的经验。换言之,活动有没有将幼儿带到最近发展区。

4)、幼儿的学习习惯是指幼儿活动的坚持性,轮流、合作及分享等基本行为技能的掌握情况等。

幼儿园教学的评价,涉及教育和教学的基本观念,也涉及到评价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相信经过进一步深入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对幼儿园教学评价的认识、技术和方法会有新的认识和不断完善的实践。

1、注重幼儿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目标明确、具体、有层次,适合幼儿实际。

3、能容正确,具有科学性、时代性,能合理运用本地区和本园的教育资源。

4、内容具有针对性,难度与量适合。

5、活动组织有序,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做到动静交替。

6、利于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提供让幼儿自主操作的机会,有较好的活动常规。

7、既面向全体,又注重个别差异,师生互动,有效沟通的频率高。

8、注意观察幼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恰当反馈。

9、方法手段合理,有较高的效益。

10、既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又注重幼儿态度、情感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评价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与教学活动评价

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进行计划、设计和组织的专门活动,或称正式指导的活动。专门的教学活动的存在是幼儿园教育区别于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重要特征。幼儿园教学活动可采用参观、实验、讨论、观察、表演、制作等多种途径和方法,也可采用全班、小组及个别等多种形式,教学活动的空间也不局限于活动室。

教学活动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能因为传统教学中存在灌输、说教和无视幼儿的主体性的现象,就否定幼儿园教学的作用。相反,我们应该在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学观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幼儿园的教学,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努力追求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幼儿双方的主体作用,以具有主体性的教师激发出具有主体性的幼儿,以学定教,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对教学活动的评价是幼儿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教学活动的评价,因教育及教学观的不同有不同的方案,评价项目也因此有所不同。但教学评价的核心目标都是为了了解教学活动的成效,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幼儿的行为,了解教学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因此,我们认为教学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应该是:

教学应促进幼儿认识、学习策略及情感等多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教学应尽可能引发幼儿多感官的参与体验、尝试和发现等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

适宜的目标和内容才能引发真正有效的教和学;

教学应当具有开放的、能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和思考的环境;

产生问题、引发互动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 教学过程应该让幼儿感受挑战。

二、教学活动评价存在的问题

1、重视听、忽视评。

2 、评课较肤浅、泛泛而谈,没有看到点子上。(如:评一个活动,活动设计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幼儿很感兴趣等)

3、理论支撑不够。

4、能看出问题,但不会提出改进的措施。

三、什么是教学活动的评价

教学活动评价就是对照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 其中包含三个含义:(也就是三个关键词)

1、教学是涉及教师与幼儿双边的活动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评价中既要观察幼儿的活动,又要观察教师的表现。(如:有的老师在教学活动评价中提到有孩子某方面表现不好,透视这现象的背后,又有些什么问题?是不是教师的引导、操作材料等出了问题?)

2、教学是一种学习活动,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如:木偶式的教学活动)

3、目的在于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活动后孩子是否有所收获?(如:有些活动十分花俏,又是游戏、又是音乐、语言等,但最终孩子是否有收获呢?可能孩子还是在原地踏步,所以老师们不能被这些外表所迷惑,要看到本质的东西,包括设计活动也是一样。

四、如何进行教学活动的评价

1、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一般教学目标的制定包含三个纬度(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本次教学活动特点(即在表述时可操作性明显);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新纲要为指导,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关注本年龄段幼儿兴趣点,且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活动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2、评选材。评析一节课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是否准确、科学,还要看教师对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否恰当,对教材理解是否透彻,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选材是否符合幼儿生活经验水平、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

2)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否准确。(处理是指: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

3)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评教学程序

1)看教学思路、脉络、主线是否清晰。做事,要有思路,写文章要有思路,教学活动设计,同样要有思路,这就是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度,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操作练习等。

教师在活动中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如:环节的设计、提问的设计、操作环节的设计等等。为此,我们评教学过程,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合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不符合幼儿实际,激发兴趣,满足幼儿学习需要;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能不能给幼儿以新鲜、刺激的感受;三是看教学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我们平时听课,有时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对活动预设不够,对孩子不够了解,以至于遇上情况后缺乏应变能力,不能及时的调整教学对策。

2)设计思路与实际教学操作是否符合。有时,教师在设计教学思路时对活动预设不够,对孩子的了解不够,或者教学思路不()清楚,导致在活动中遇到情况无法很好的处理。

3)看教学的结构安排是否合理。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要看有没有“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要看指导与练习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看幼儿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集体活动过多,关注个体的时间过少的现象。

4、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评 课的又一重要内容。所谓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但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 )看是不是量体裁衣,灵活运用。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它总是因内容,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我们评课,既看老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化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关注随机的生成。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活动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幼儿主体性的发挥,要看新的教学理念,要看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师的人格魅力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5、评师生关系

1)看能否充分确立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看能否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与幼儿的融入。(如:有的师幼关系非常融洽,有的教师则高高在上,特别是小班教学活动,更需要教师与幼儿之间这样的亲近感。)

6、评教师教学基本功

1)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活动中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幼儿,师生情感融洽。

2)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确简炼,生动形象,提问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3)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多媒体操作熟练程度(钢琴弹唱)。

7、评教学特色(整个活动的亮点体现在哪里)。

认真听课、把握标准、讲究艺术、拟好提纲

提纲内容:本节课的优点或经验或本节课的主要特点或不足或需要探讨的问题是什么?特色是什么?你的建议是什么?

如何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成功与否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当前,幼儿园除了利用游戏、日常生活及环境来教育影响幼儿外,正规的课堂教学活动(即传统的上课),仍然是向幼儿进行系统教育的重要途径。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好的,也就是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活动,对这个问题,笔者结合最近我市开展的幼儿教师讲课比赛活动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活动目的应具体、明确,重点、难点突出

首先,每个活动都应有具体明确的目的,使人一目了然。活动的目的要有可操作性,即通过一个活动(或一节课)要丰富幼儿的什么知识、经验,培养什么技能、能力,养成什么品德、习惯,要具体明了,不能泛泛空谈。其次,要突出课题本身的要求,如果一个活动是教幼儿学习绕口令,就要强调绕口令的活动目的,在语速上、发音吐字上要与学习儿歌、故事的目的要求有所区别;再如,学习装饰画,就要与学习命题画和意愿画的目的不同,应引导幼儿用连续对偶纹样或用间隔相同的图案装饰物体为目的。第三,每个活动中的重、难点应突出。新教内容为重点,复习、巩固为辅助。如学习 6的相邻数,可以在复习5的相邻数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如果幼儿掌握得好,可以延伸学习7的相邻数,但必须以学习6的相邻数为重点,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让人弄不清楚到底是学习几的相邻数。

二、活动内容要健康、正确,符合幼儿年龄水平

教师选择活动内容时,一是要注意内容的正确性,教师对自己掌握不准的内容,要查找资料,做好核实,不要将一些自己把握不准或错误的内容教给孩子。如绘制教学挂图时,如果在狮子妈妈的脸部四周也画上像狮子爸爸一样浓密的鬃毛,就属于内容错误,其实只有大雄狮才有鬃毛,而且也是长大后才长出的;再如,认识长颈鹿,教给幼儿长颈鹿不会叫、只吃树叶、不喝水,这是错误的,因为,长颈鹿有声带、能叫,但一般不叫,长颈鹿喜欢吃嫩树叶,但也吃草也喝水。二是选择的内容一定要健康,不要选取一些低级趣味的内容,如一些流行的、格调低糜的情歌或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寓言故事等,不要教给孩子,更不要为了迎合某些人的心理,教一些高难度的成人舞蹈动作,以免损伤孩子的骨骼发育。三是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发育规律,每一年龄段的幼儿兴趣也不同,并且不同年龄的幼儿获取的生活经验也不同,因此,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选择的教学内容应是幼儿最需要学习,而且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学会的内容。

三、活动准备要丰富、充分,体现可操作性

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是一个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准备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做好准备。

1、教师要熟练掌握活动内容,活动内容需要背诵的,如故事、儿歌、歌词等应背诵熟练;需要操作的,如小实验、电化教学设备、小制作等要操作熟练;需要示范的,如动作、绘画、板书等要准确、到位,动作要注意镜面示范;体育、音乐等活动要注意准备合适的运动服饰和舞蹈服饰,使服饰与所教内容和谐统一。

2、为使各教学环节衔接自然,要准备好环节间的过渡性语言,使各环节转换不露痕迹,活动具有整体感。

3、教师还要了解所教内容的相关知识,以避免被幼儿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问倒,出现难堪的局面。

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幼儿准备丰富的学具,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具的操作使用,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增长技能。如:学习《磁铁的奥秘》这一内容时,为幼儿准备马蹄形、长条形、方形等不同形状的磁铁和大头针、回形针、铁钉、积木、积塑、玻璃球、石子等物品,让幼儿亲自用磁铁试一试,了解磁铁能吸什么物品,直接探求磁铁吸铁的自然现象,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中获取的经验将是终生难忘的。再如学习欣赏《摇篮曲》时,教师给每位幼儿准备一个布娃娃,让幼儿随着音乐摇动布娃娃,体验做妈妈的情感,理解乐曲的内容。另外,如果学习新知识,需要幼儿已经具备的经验或知识,在准备过程中也要向幼儿提出,如学习《月亮姑娘难做衣裳》的故事时,在活动准备中,要让幼儿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情况,获取月亮圆缺变化的知识经验,再学习故事时,幼儿容易理解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裳难做:因为她的圆缺(即胖瘦)变化太快,所以使刚做好的衣服就不合身了。

四、活动过程要以幼儿为主体,体现幼儿主动性

活动是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使不同水平的幼儿共同提高。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激发起幼儿的兴趣,调动起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启发幼儿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大班幼儿编谜语,教师可以先选择一个全体幼儿都熟悉的谜语,让幼儿猜,幼儿猜出谜底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分析谜面是根据什么编的,让幼儿了解编谜语的基本方法,教师再出示准备让幼儿编的谜底,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了解谜底,然后让幼儿编谜语,只要幼儿能抓住谜底的主要特点、性质(习性)、用途等,编的语句通顺,让人听了谜面能知道谜底即可。如编“青蛙”的谜语,教师先播放一段青蛙生长过程、生活习性的录像片段,让幼儿观看后编有关“青蛙”的谜面。从外形方面编出:鼓眼睛,宽嘴巴,白衬衣,绿大褂,前腿短来后腿长,唱起歌来呱呱呱;从生活习性方面编出:小的时候长尾巴,长大穿上绿大褂,水中游泳地上跳,专捉害虫护庄稼;从功用方面编出:眼睛鼓鼓阔嘴巴,捉害虫来护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我们应当保护它;等等。再如,在教幼儿学习唱歌时,教师将歌词内容绘成图,学习歌曲前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内容,让幼儿边观察边讲述,待幼儿熟悉图上内容后,再归纳出歌词,便于幼儿记忆,在此基础上,再教幼儿学习歌曲,幼儿特别容易接受。

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幼儿,注意对不同水平的幼儿要不同对待:能力差的幼儿,可以回答一些具体、形象、答案明显的问题,如:图上画有什么;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归纳、概括一些内容,如:将观察的图上的内容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另外,对一些动作快、反应迅速的幼儿,要给予充分发挥的条件。如绘画时,为照顾画得慢的幼儿完成画面,可以让动作快的幼儿,在独立完成画面的基础上,给老师示范用的图上或大背景图上添画一些景物,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自己能做的事和能思考的问题。

五、活动手段要现代化,突出直观形象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园也配备了录音机、音响、投影器、录像机、电视机、多媒体、VCD、实物投影仪、摄像机、计算机等现代化设施,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运用已有的先进设备,弥补现实生活中的不足,增强教学效果。如,教师可以用VCD或录像机,将北方不常见的樟树、椰子树及南国风光等或将南方不常见的冰天雪地的景色、北方的植物以及动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的生长过程、自然现象的形成、科技产品的功用等播放给幼儿看;可以用多媒体或投影器将一些小动物画出来,制成动画片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还可以在教幼儿学习音乐、舞蹈时,请配班老师用摄像机将幼儿表演的动作摄下来,幼儿为了使自己的表情丰富、动作优美,便认真地学、积极地练,教师再将摄下来的图像播放给幼儿看,并配合讲评幼儿学的情况,纠正一些不规范的动作,易被幼儿接受。

六、注意启发幼儿的求异思维,培养创造性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在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不要拘泥于一个标准答案,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从多方面去寻求答案,进行创造性思维;提出一些与别人不同的看法。作为教师,只要幼儿的看法合乎逻辑、能讲得通,就要给予肯定。如引导的幼儿探讨树木的用途时,既可以回答最常见的用途:树木可以制作家具、学习用具(如铅笔)、劳动工具(如木锨),可以用于造纸,还可以做建筑材料,等等。还可以回答其它方面的用途:生态方面的用途有:树木可以美化绿化环境,可以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可以固堤、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为小动物提供住所、提供食品(果实、树叶),使小动物生存,维持生态平衡;特殊的树木特殊的用途:橡胶树能生产橡胶,椰子树能提供椰汁饮料,等等。再如,让幼儿设计到太空探险的工具,可以有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火箭、飞碟等,也可以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想出与其他幼儿不同的办法。

七、注重幼儿习惯的养成,渗透生态教育

习惯是经过长期多次的强化和积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动力定型和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自动化。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为之常。”幼儿时期是各方面习惯形成的开始时期,所有的习惯都是从他律到自律,因此,教师应利用每一个活动培养幼儿的各种良好习惯。如,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将彩笔借给没有彩笔的幼儿用;在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在相互帮助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在语言活动中,利用故事、儿歌等,教育幼儿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帮助,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形成。再如,在常识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动植物,认识地球,教育幼儿要爱护动植物,保护地球,注意不要随意伤害动植物,不要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等;在美工活动中,幼儿将剪纸剪下的纸屑收拾好,不掉得满地都是,让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形成环保意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不破坏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

八、活动的效果要明显,检验手段多样化

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一定成效,因此,每一个活动都应使幼儿学到一些知识技能、获取不同的经验。教师为了解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应在巩固的基础上,运用游戏法、操作法、测试法等手段进行检验。如,学习了相邻数,可以让幼儿戴数字头饰或胸前挂数字牌,在《找朋友》的歌曲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找自己的两个好朋友(即相邻数),找对的,三个人手拉手出活动室;再如,学习了绘画技能,让幼儿运用技能画一幅画,检验幼儿是否真正学会掌握了这一技能。

通过检测教学效果,教师便于衡量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有利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纠正一些不实用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教师自身的素质,如普通话标准与否、语气抑扬顿挫、语速快慢适中、教态自然大方、表情自然丰富、服装整洁得体、灵活处理偶发事件等,都可视为评价课堂教学活动的因素,在些不一一赘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篇8

(一) 评价内容

通过建立学生学习过程档案和收集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以定性为主量化为辅、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与学习能力、收获与反思进行评价。

1、参与态度。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以及是否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提出活动设想或建议、认真查找资料、准时完成计划和学习任务作为评价的依据。

2、合作精神。包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帮助,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与别人一起分享成果。

3、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进行评价。

4、收获与反思。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小组活动记录来反映,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日记、活动征文、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反映,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活动成果来评价。

(二) 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体现多样化,要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方式结合起来。

1、“档案袋评价”。要求活动小组建立活动档案袋,里面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实验记录表或调查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做为小组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

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

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包括小论文、调查报告、研究笔记、表演、模型、设计方案等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手工制作、模型设计作品展示评比活动。

4、项目评价与阶段综合评价。在每个活动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活动之后能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指导后继的活动,并为每学期的阶段性综合评价提供依据。阶段评价做为学生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

(三)注意事项

1、注重课题实施的过程性。课题负责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只要学生经历的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就应给予积极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宝贵经验的发展价值,通过肯定其活动价值,营造体验成功的情境。

2、尊重课题实施的多元性。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鼓励并尊重小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演讲、绘画、写作、表演、制作等。在教师对活动做出评价的同时,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评价中要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

3、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即学生的参与态度。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许多外显行为表现出来,如是否认真参加课题组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做好资料的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主动提出活动设想、建议,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和辛苦;是否乐于帮助同学、主动和同学配合、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等。

4、重视学生的合作精神。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来进行评价。如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的帮助,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和别人一起分享成果,在小组中主动发挥自己的作用等。

5、注重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教师可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及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来评价。如是否敢于提出问题,以独特和新颖的方式着手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的学习结果;是否善于观察记录、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的资料、积极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篇9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评价理念和要求为指导,坚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原则,注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的检测,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推荐访问:综合实践活动 评价 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怎么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范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评价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评价表 综合实践活动课评价标准 综合实践课活动评价语 综合实践课程评价内容

版权所有:鸿鹄范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鸿鹄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鸿鹄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80617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