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声音【完整版】

时间:2022-07-09 09:0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散文随笔声音【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散文随笔声音【完整版】

 

  王开岭 王开岭, 作家, 1969 年生, 祖籍山东滕州,出版有《激动的舌头》 《黑暗中的锐角》 《跟随勇敢的心》 《精神自治》 《精神明亮的人》等著作, 作品入选数百种国内外文选和大中学语文教材。

 现居北京, 从事写作和媒体策划,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 《新闻会客厅》 等栏目指导。

 王开岭的文字, 有一种温润的金属感, 有一种磁性的光芒, 它敏感、 深邃, 明澈又干净……如果用形象表达的话, 我想说, 王开岭的文本散发着一种鲜见的紫檀气质。

  散文随笔的声音 有多少只耳朵在聆听你——散文随笔的声音。

  这该是最见至性情的声音, 无拘牵的思想自由的声音, 呈示心智交锋的声音, 率真地倾诉痛苦与欢乐的声音, 还有意蕊花粉传

  播的声音。

  英文中的"essay"在汉语里被译为“论说文”、“随笔”、“杂文”、“小品文” 或“散文”。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 散文

 二集导言》 中称“中国向来没有‘散文’ 这个名字”, 此说并不确切。

 且不论先秦诸子、魏晋名士早有出色的散文鸣世, 单就 “散文”这一名称, 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 中评黄庭坚诗文时, 就曾点到 “山谷诗骚妙天下,而散文颇觉琐碎局促”; 同是宋代的王应麟,在《辞学指南》 里, 更以“散文”“四六”之名区分文体。

 不过, 宋代以降日用日繁的“散文” 其名, 多属语言形式的一种规定。到了 现代, 想给非小说、 非诗歌、 非戏剧性的散文下个文学定义, 连巴金在回答“什么

  是散文” 时, 也表示“我实在讲不出来”。

  “讲不出来” 就不必去做经院式的考证和深究。

  但我以为, 散文随笔, 就文体而论, 简言之, 是美和自由的象征。

  世象纷披, 人生华妙, 心灵辽阔。

 诗歌以情意之恣肆, 咏风叹雅传颂; 小说以故事之驾奇, 铺叙悲欢离合; 戏剧以衣冠之优孟,活现灵肉升沉。

 散文呢? 从“赶路的人生”到“散步的人生”, 无所不窥, 无所不亲,足可以无执, 无为, 无待, 无已, 无功, 无名。

 或大言炎炎, 或细语絮絮, 寸楮片纸,感而后思, 思而薄发, 道不尽契阔死生, 写不完风雨灯火。

  大可不必把心智耗费在花枝招展的包

  装上, 属于真精神、 真智慧、 真灵性的散文随笔之“本质上的感觉”, 千万不要磨抹掉。这种感觉既是先天的, 更形成于人生与文化苦旅之中。

 命运有沉有浮, 但品位的追求该是高尚的。

 在抖落了 负累的文字里, 灵与肉同生, 且将相伴始终。

  富于情操性行的散文随笔, 既如 “红烛”般掺着心智的苦涩之泪而有创造光明的燃烧, 亦如“死水” 般埋藏火山而默默积聚着精神的力量。

 这是更真实的自由的双翼。

  这“自由的双翼”, 如今多少受到了 折损。

 散文到了 往往被遗忘的角落。

 以散文获得声望的作家越来越少。

 作者的个性、 人情味与思想的底线在散文中渐趋消失。

 精神的重建正在被精神的消费所取代。

 散文在面对

  人类命运的关注、 自我灵魂的拷问和生命历史的求证时, 鲜有敏感, 越来越陌生。

 散文澄辉蔼蔼的语言, 也好久没有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了 。

 而那些美丽而又苍白、 潇洒却又贫困的文字, 造成了 对散文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扼制。

  作为读者, 我爱读真恳切至、 姿态横生的散文, 思想与情感有一定含金量的散文,能与现实对应、 与心灵对话、 与生态对称的散文。

  忝列学人, 多年来弄了 一些非职业性的散文随笔, 纯属偶然得之的习作而已。

 在时也喜欢把文化和文学的评论, 写成多少有点内在性情, 笔笔鞭紧又詹詹松动的文体——但这常使自己深感眼高手低。

 不论如何, 我

  希望在思想文化、 个人心性和文字言说之间, 多少能建立一些良性的互动。

  需要对这本集子的书名作一点说明。“莼鲈之思” 的典故, 《世说新语》 有所记载:

 “张季鹰(即张翰)

 辟齐王东曹掾, 在洛, 见秋风起, 因思吴中莼菜羹、 鲈鱼脍,曰:

 ‘人生贵得适意尔, 何能羁臣数千里,以要名爵? ’ 遂命驾便归。” 张翰对“吴中”老家的恋慕, 成了 中国文化史上用诗意的形象诠释 “乡 愁”的典范, 后人凡抒思乡 之情,心目中浮现的第一个典故多为 “莼鲈之思”。笔者出生于吴地, 年少北上, 而今马齿加长,到了“怀旧” 的年纪, 涉笔散文, 自然会求适意, 会有“乡 愁”, 容易回到历史, 回到把我妪煦成人的故土, 回到桑田日暖又忧愤

  慷慨的时光。

 然而所有的回望, 都是我探察精神和情感本源的一种方式。

 私心力求把“莼鲈之思”, 放大为一种包孕天地百汇的思恋, 一种寻觅精神家园的念想。

 此时, 地域的特殊性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否在散文艺术中, 不让现实的律动、 精神的跋涉和个性的脉搏轻易地走失。

  散文作为文体的边缘性, 不等于价值的边缘化。

 黑格尔在《美学》 中提出“从史诗时代到散文时代” 的命题, 揭橥了 社会从古典到现代的转换。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样, 在我国当今社会转型的时期, 思想、精神、 个性、 襟怀和格调, 不正是比“古典”发展得更活泼, 更“散文” 了 么?

  善哉以万物为友。

 美哉以造化为师。

 散

  文随笔的幽灵, 在新世纪文学天地间游荡流芳。

 抬望眼, 我看到了 一片洁净的星空。

推荐访问:散文随笔声音 完整版 声音 散文随笔

版权所有:鸿鹄范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鸿鹄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鸿鹄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80617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