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720特大暴雨事件启示720郑州特大暴雨影响优秀4篇(完整)

时间:2024-04-18 11:54:02 来源:网友投稿

郑州720特大暴雨事件启示720郑州特大暴雨影响优秀(一)在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防灾救灾减灾和应急处突的决策部署,对防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州720特大暴雨事件启示720郑州特大暴雨影响优秀4篇,供大家参考。

郑州720特大暴雨事件启示720郑州特大暴雨影响优秀4篇

郑州720特大暴雨事件启示720郑州特大暴雨影响优秀篇1

(一)在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防灾救灾减灾和应急处突的决策部署,对防汛救灾和灾害信息报送工作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等方面

1、政治嗅觉不够敏感,大局意识不够强。主要表现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强化干部群众应急能力和防灾避险自救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再比如,在谋划防灾救灾减灾和应急处突工作时,有时局限于本镇某一个村、某一个堤坝,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时,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还有待于提高。

2、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够深入。党委集中学习安排比较密、学得也比较充实,但对个人自学抓得还不够,多数时候是上级要求学什么就学什么,存在应付思想,满足于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水平,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战略研究得还不够深入。工作中没有很好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能更好地通过理论武装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高领导水平。

(二)在对党忠诚,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署要求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压紧压实各级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等方面

1、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还不够坚决有力。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存在措施不够精准、成效不够显著等问题,缺少体现地方特色的创新性招法和举措,特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防灾救灾减灾工作结合得不够紧密。

2、执行组织纪律需要更加从严从紧。班子整体还需进一步抓好民主集中制、谈心谈话制度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各项组织制度的严格执行。与班子成员之间、与普通党员干部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活动还不够多,特别是思想感情方面的沟通偏少,对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困难了解和关心还不够。

(三)在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等方面

1、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理论武装还不扎实。虽然经常参加中心组学习、干部集体学习等,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进行依旧存在学习不及时、开展研讨交流不扎实、不深刻等问题,在学懂弄通上还有差距。

2、工作站位还不高。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要求理解还不够透彻,内心出现乐观情绪、麻痹思想,对重大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隐患还缺少清醒认知,可能引发的风险还缺少足够警惕,出现了一些松一松、缓一缓的想法。

(四)在推进改革发展中是否存在推诿扯皮、玩忽职守、不思进取不作为,政绩观偏差,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等方面

1、政治生态还需进一步净化。虽然全镇政治生态总体看是清明的、良好的,但还存在一些需要提高和进一步净化的问题。比如,在民主生活会上,班子成员之间工作碰头、谈具体事务的多,敞开心扉谈思想、讲问题的少,特别是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顾虑和担心比较多,往往以自我批评为主,相互批评大多是“蜻蜓点水"、浅尝即止,“红红脸、出出汗""还不够,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形式主义。

2、抓“守纪律讲规矩”工作力度还需加大。通过深入开展以案促改专题研讨、加强对党章党规党纪学习等,我的纪律规矩意识明显增强,思想和行动更加自觉。但也存在对纪律规矩掌握不全面、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存在上热下冷、效果递减现象。

(五)在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对防汛工作认识不足、统一指挥缺失、应急响应滞后、防范组织不力、抢险处置不当等履职尽责方面

1、存在学用脱节现象。虽然也经常学习党的十九届历中全会精神,学习新发展理念以及省委、市委、县委有关防汛工作精神等,但往往停留于表面,对结合上级精神,结合xxx实际,谋划业务工作方面思考不足,存在学用脱节。

2、工作不扎实、落实不力。工作部署多、检查落实不到位、检查督导流于形式、不重实效。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工作一线还不够,对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思考不深,指导基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不多。容易对xxx社会稳定造成隐患。

(六)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建设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突制度机制,提高综合治理成效等制度执行方面。

制度体制不全,一方面,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突制度机制不严密,预警信息有效传达关注不足。另一方面,监督管理不严,班子成员内部求和,回避监督,制约机制不全,缺乏监督。

(一)理论武装不深不透、思想改造不够彻底。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加强思想改造,不断强化党性修养。反思自身学习改造的实践,勇于思考、勇于开拓、勇于革新的劲头打了折扣,“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基本理念还没有完全确立起来,常常以工作忙为借口,忽略了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从而弱化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锻造,弱化了分析判断问题的政治立场,弱化了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二)精神状态时起时优、履职意识不够牢固。对实现远大理想、共同理想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维护群众利益的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特点认识不清,没有真正从感性认同上升到理性认知,思维视野不宽泛,使命担当的紧迫感不强,谋事创业的思想原动力不足,精神状态时起时优,瞄着得失干工作、满足现状干工作的问题比较突出,工作标准把握不够,工作成绩进步不明显。

(三)作风建设或紧或松、自身要求不够严格。从查找出的问题看,不论是纪律观念的问题,还是思想作风问题:不论是精神状态问题,还是能力素质问题;不论是人生追求问题,还是自身要求问题,都可以从作风建设和自身要求上找到原因。世界观改造不够,思想改造的紧迫性不强,是导致认识不到位,自我满足,作风松散,要求不严格的根本原因。虽然自己重视了党性修养的改造,但有时严格自律、经常自省还做得不够,在坚持原则、一丝不苟、防微杜渐方面警惕性还不高,没有做到常思常省,没有真正把个人价值追求体现在精益求精干好本职工作上,体现在脚踏实地务实工作作风上。

(一)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思想防线。结合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追责问责案件以案促改工作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市委、县委要求,端正思想态度,提高自身站位,提升认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习近平关于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论述摘编》,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强化问题整改,建立长效机制。围绕国务院调查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对照查摆出来的问题,对xxx现有的防灾减灾预案及应急处突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评估、修订和完善,堵塞漏洞、补齐短板,把问题整改成效上升为制度机制。坚持集中改和长期改、堵塞漏洞和源头治理、解决问题和推动发展相结合,对存在的问题分类整理,列出整改目标任务、内容措施、具体要求、整改时限、责任领导和责任分工等,挂牌督办、跟踪问效。

(三)强化使命意识,振奋干事创业状态。在下步的工作中,一是改正作风、提高标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强化干部群众应急能力和防灾避险自救意识,把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做到前面、落到实处,“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经验主义,牢牢守住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金标准。二是改革制度、堵塞漏洞。认真分析、切实找准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牢牢扛起全面深化应急处突体制改革主体责任,围绕领导干部培训和应急能力建设、防灾减灾救灾和城市治理、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等建立完善一批执行主体明确科学完备管用的制度,构建全链条、全周期应急管理机制制度。三是改进监督、提升效果。发挥好组织监督作用,督促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强化防灾减灾救灾主体责任意识。

郑州720特大暴雨事件启示720郑州特大暴雨影响优秀篇2

近日,根据省、市防办文件要求,为深刻汲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切实提升我区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区应急管理局积极组织学习讨论,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以《调查报告》为教材,以补短板强弱项为目标,对标报告中指出的“应对部署不紧不实、应急响应严重滞后、应对措施不精准不得力、关键时刻统一指挥缺失、缺少有效的组织动员、迟报瞒报因灾死亡失踪人数”等六个问题查摆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原因,明确改进方向,自觉坚持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全力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各项工作。现将研讨学习内容汇报如下:

20-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7月20日郑州市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查明问题、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成立调查组,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开展调查。在国家层面第一次组织这样的全域性自然灾害调查,把灾害的过程和原因调查清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负责。从调查情况看,郑州“7·20”特大暴雨强度和范围突破当地历史记录,远超出城乡防洪排涝能力。虽然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但灾害仍然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有极端暴雨防御难度大的原因,有城市发展快、历史欠账多的原因,也集中暴露出政府、部门单位领导干部认识准备不足、防范组织不力、应急处置不当等问题,特别是发生了地铁、隧道等本不应该发生的伤亡事件,教训极为深刻!在此次灾害应对处置过程中,还集中暴露出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体系方面的诸多问题短板。调查组总结了六个方面的主要教训,这些问题短板,在很多地方也不同程度存在,我们需要高度重视、举一反三、自警自省。要大力提高全面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建立健全党政同责的防汛工作责任制,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整体提升防灾减灾水平,切实增强全社会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落到实处。

(一)责任落实要从“实”,密织防汛救灾“责任网”。“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防汛救灾始终是一场大战大考。面对汛情险情,要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党员干部要带头主动作为、履职尽责,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灾情面前显担当,险情面前讲奉献。因此,各级党组织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做好统筹,完善应急预案,把各方力量凝聚起来,把责任担当扛起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体现到全力以赴的实际行动中。

(二)防控落实要从“严”,密织防汛救灾“防控网”。防汛抢险救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危和财产安全。各级党员干部要绷紧安全防汛之弦,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的预测作用和应急体系“指挥棒”作用,精准预警严密防范,及时准确对雨情、水情等气象数据进行跟踪掌握,加强科技手段运用,以大数据为支撑,提高局部强降雨、台风等恶劣天气的预测预报水平,利用网站、微信等载体,把预警信息传递到户到人,提高人民群众自我防护意识。灾后要立足实际救大灾,及时抢修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切实抓好救灾和受灾群众安置工作,让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够就医,组织群众做好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走好防汛救灾的“最后一公里”。

(三)监督落实要从“细”,密织防汛救灾“监督网”。要把防汛救灾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和磨刀石,越是最关键时刻越能考验、识别干部。因此,党员干部要把防汛救灾当作最大的考场,切实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绝不允许纪律“溃堤”!同时,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战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擅离职守,不执行命令、隐瞒险情灾情造成严重后果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持续紧盯“关键少数”采取多种问责形式严肃问责、倒查追责,坚决杜绝防汛救灾中的“作风不深入不扎实”等不良问题,以战时纪律保障战斗成果。

(一)个别党员干部缺乏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对于灾害,个别领导干部认为风险不会大,这种麻痹思想和经验主义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也同样存在,一些领导干部对极端气象灾害认识不足,严重缺乏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应急准备严重不足。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风险挑战重要论述没有入脑入心,对人民生命、政治责任缺乏敬畏。

(二)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薄弱。暴雨灾害集中暴露出预警发布能力、应急指挥能力、抢险救援能力、社会动员能力、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诸多短板。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报与灾害预警混淆,预警发布部门分割,防灾减灾措施针对性、有效性、强制性不足,缺乏统一权威高效的预警发布机制;预警与响应联动机制不健全,应急预案实用性不强。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应急管理工作系统治理不强,尚未建立起一整套系统化的制度和能力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薄弱。

(三)干部群众应急能力和防灾避险自救知识不足。对于灾害,一些党员干部对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情况不熟悉,未经历过洪涝、地震等大灾考验,实战经验严重不足。此外,在灾害应对过程中,媒体的宣传警示作用发挥不到位,灾害预警信息传播不及时不充分,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防灾避灾能力不强。加强党员干部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能力培训和群众科普教育十分必要和迫切。

(四)部分部门存在主体责任不明晰问题,街镇层面尤为明显。在应对自然灾害上,应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应急救援的统筹、指导、协调工作,在部门协作分工时,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存在对应急管理部门职能认知不明晰、自身主体责任不明确问题。在街道层面部分部门认为所有应急救援、防灾减灾、防汛防旱、森林防火、物资保障等工作全部由应急管理部门承担工作。责任不明确,极易造成推诿扯皮现象。

(五)应急救援协调指挥渠道不畅、应急演练不完善。缺乏横向协调机制,联动响应乏力、时间长,遇到复杂的应急事件仍是应急部门单一应对。应急演练未常态化开展,训练水平不高,各专业队伍建设的配套法规和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缺乏专业的训练设施和场地,综合训练没有统一计划,各种应用训练、模拟演练无法有效开展。

(一)提高党员干部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把《习近平关于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论述摘编》列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纳入培训必修课,推动领导干部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强化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一是加强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充分履行职责,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真正纳入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二是细化行业部门的协作分工方式,明确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能。

(三)保障应急管理经费投入。一是将防灾减灾救灾管理资金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优先安排,并加大争取上级财政转移资金力度,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财政保障能力。二是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动员社会力量投入。

(四)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力度。开展防汛设备的维护和防汛防台物资统计,实行应急救援物资定期检查制度,对不能正常工作或完全损坏的机器设备,要予以修复和更新;对已经过期的物资要进行及时更换。为了来年汛期工作顺利开展,对防汛设施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并且清点防汛防台物资,常备不懈,确保设备物资能够正常投入使用。重点推进街道防汛薄弱点的改造,做到早启动、早落实,逐步消除辖区防汛薄弱点及盲区。

(五)加快防汛信息化发展步伐。防汛信息化在整个防汛工作中已经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进一步整合现有防汛信息资源,大力推进防汛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化应急管理专业队伍,加大防汛指挥机构自身能力建设,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快速性和实时性,全面提升我区防灾减灾管理水平。

(六)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一是抓好队伍建设,结合实际和基础条件,统筹整合力量抓好常备应急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应急分队的专业化程度。二是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应急理论知识培训,夯实不同层次应急队伍知识结构。三是进一步加大各类应急预案演练力度,着力提升各专业队伍应对灾害的能力。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未雨绸缪好过亡羊补牢,防范危机好过应对危机;灾害从来不是“假想敌”,防范灾害必须杜绝“没想到”。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常青街道将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防汛救灾工作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绝对不可忽视的,接下来我区将持续认真贯彻上级防汛救灾工作要求,深刻汲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教训,做到举一反三,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不断完善我区防汛救灾工作,确保辖区安全度汛。

郑州720特大暴雨事件启示720郑州特大暴雨影响优秀篇3

(一)在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防灾救灾减灾和应急处突的决策部署,对防汛救灾和灾害信息报送工作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等方面

1、政治嗅觉不够敏感,大局意识不够强。主要表现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强化干部群众应急能力和防灾避险自救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再比如,在谋划防灾救灾减灾和应急处突工作时,有时局限于本镇某一个村、某一个堤坝,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时,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还有待于提高。

2、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够深入。党委集中学习安排比较密、学得也比较充实,但对个人自学抓得还不够,多数时候是上级要求学什么就学什么,存在应付思想,满足于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水平,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战略研究得还不够深入。工作中没有很好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能更好地通过理论武装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高领导水平。

(二)在对党忠诚,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署要求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压紧压实各级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等方面

1、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还不够坚决有力。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存在措施不够精准、成效不够显著等问题,缺少体现地方特色的创新性招法和举措,特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防灾救灾减灾工作结合得不够紧密。

2、执行组织纪律需要更加从严从紧。班子整体还需进一步抓好民主集中制、谈心谈话制度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各项组织制度的严格执行。与班子成员之间、与普通党员干部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活动还不够多,特别是思想感情方面的沟通偏少,对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困难了解和关心还不够。

(三)在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等方面

1、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理论武装还不扎实。虽然经常参加中心组学习、干部集体学习等,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进行依旧存在学习不及时、开展研讨交流不扎实、不深刻等问题,在学懂弄通上还有差距。

2、工作站位还不高。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要求理解还不够透彻,内心出现乐观情绪、麻痹思想,对重大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隐患还缺少清醒认知,可能引发的风险还缺少足够警惕,出现了一些松一松、缓一缓的想法。

(四)在推进改革发展中是否存在推诿扯皮、玩忽职守、不思进取不作为,政绩观偏差,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等方面

1、政治生态还需进一步净化。虽然全镇政治生态总体看是清明的、良好的,但还存在一些需要提高和进一步净化的问题。比如,在民主生活会上,班子成员之间工作碰头、谈具体事务的多,敞开心扉谈思想、讲问题的少,特别是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顾虑和担心比较多,往往以自我批评为主,相互批评大多是“蜻蜓点水"、浅尝即止,“红红脸、出出汗""还不够,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形式主义。

2、抓“守纪律讲规矩”工作力度还需加大。通过深入开展以案促改专题研讨、加强对党章党规党纪学习等,我的纪律规矩意识明显增强,思想和行动更加自觉。但也存在对纪律规矩掌握不全面、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存在上热下冷、效果递减现象。

(五)在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对防汛工作认识不足、统一指挥缺失、应急响应滞后、防范组织不力、抢险处置不当等履职尽责方面

1、存在学用脱节现象。虽然也经常学习党的十九届历中全会精神,学习新发展理念以及省委、市委、县委有关防汛工作精神等,但往往停留于表面,对结合上级精神,结合xxx实际,谋划业务工作方面思考不足,存在学用脱节。

2、工作不扎实、落实不力。工作部署多、检查落实不到位、检查督导流于形式、不重实效。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工作一线还不够,对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思考不深,指导基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不多。容易对xxx社会稳定造成隐患。

(六)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建设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突制度机制,提高综合治理成效等制度执行方面。

制度体制不全,一方面,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突制度机制不严密,预警信息有效传达关注不足。另一方面,监督管理不严,班子成员内部求和,回避监督,制约机制不全,缺乏监督。

(一)理论武装不深不透、思想改造不够彻底。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加强思想改造,不断强化党性修养。反思自身学习改造的实践,勇于思考、勇于开拓、勇于革新的劲头打了折扣,“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基本理念还没有完全确立起来,常常以工作忙为借口,忽略了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从而弱化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锻造,弱化了分析判断问题的政治立场,弱化了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二)精神状态时起时优、履职意识不够牢固。对实现远大理想、共同理想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维护群众利益的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特点认识不清,没有真正从感性认同上升到理性认知,思维视野不宽泛,使命担当的紧迫感不强,谋事创业的思想原动力不足,精神状态时起时优,瞄着得失干工作、满足现状干工作的问题比较突出,工作标准把握不够,工作成绩进步不明显。

(三)作风建设或紧或松、自身要求不够严格。从查找出的问题看,不论是纪律观念的问题,还是思想作风问题:不论是精神状态问题,还是能力素质问题;不论是人生追求问题,还是自身要求问题,都可以从作风建设和自身要求上找到原因。世界观改造不够,思想改造的紧迫性不强,是导致认识不到位,自我满足,作风松散,要求不严格的根本原因。虽然自己重视了党性修养的改造,但有时严格自律、经常自省还做得不够,在坚持原则、一丝不苟、防微杜渐方面警惕性还不高,没有做到常思常省,没有真正把个人价值追求体现在精益求精干好本职工作上,体现在脚踏实地务实工作作风上。

(一)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思想防线。结合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追责问责案件以案促改工作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市委、县委要求,端正思想态度,提高自身站位,提升认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习近平关于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论述摘编》,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强化问题整改,建立长效机制。围绕国务院调查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对照查摆出来的问题,对xxx现有的防灾减灾预案及应急处突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评估、修订和完善,堵塞漏洞、补齐短板,把问题整改成效上升为制度机制。坚持集中改和长期改、堵塞漏洞和源头治理、解决问题和推动发展相结合,对存在的问题分类整理,列出整改目标任务、内容措施、具体要求、整改时限、责任领导和责任分工等,挂牌督办、跟踪问效。

(三)强化使命意识,振奋干事创业状态。在下步的工作中,一是改正作风、提高标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强化干部群众应急能力和防灾避险自救意识,把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做到前面、落到实处,“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经验主义,牢牢守住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金标准。二是改革制度、堵塞漏洞。认真分析、切实找准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牢牢扛起全面深化应急处突体制改革主体责任,围绕领导干部培训和应急能力建设、防灾减灾救灾和城市治理、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等建立完善一批执行主体明确科学完备管用的制度,构建全链条、全周期应急管理机制制度。三是改进监督、提升效果。发挥好组织监督作用,督促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强化防灾减灾救灾主体责任意识。

郑州720特大暴雨事件启示720郑州特大暴雨影响优秀篇4

近日,根据省、市防办文件要求,为深刻汲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切实提升我区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区应急管理局积极组织学习讨论,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以《调查报告》为教材,以补短板强弱项为目标,对标报告中指出的“应对部署不紧不实、应急响应严重滞后、应对措施不精准不得力、关键时刻统一指挥缺失、缺少有效的组织动员、迟报瞒报因灾死亡失踪人数”等六个问题查摆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原因,明确改进方向,自觉坚持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全力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各项工作。现将研讨学习内容汇报如下:

20-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7月20日郑州市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查明问题、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成立调查组,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开展调查。在国家层面第一次组织这样的全域性自然灾害调查,把灾害的过程和原因调查清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负责。从调查情况看,郑州“7·20”特大暴雨强度和范围突破当地历史记录,远超出城乡防洪排涝能力。虽然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但灾害仍然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有极端暴雨防御难度大的原因,有城市发展快、历史欠账多的原因,也集中暴露出政府、部门单位领导干部认识准备不足、防范组织不力、应急处置不当等问题,特别是发生了地铁、隧道等本不应该发生的伤亡事件,教训极为深刻!在此次灾害应对处置过程中,还集中暴露出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体系方面的诸多问题短板。调查组总结了六个方面的主要教训,这些问题短板,在很多地方也不同程度存在,我们需要高度重视、举一反三、自警自省。要大力提高全面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建立健全党政同责的防汛工作责任制,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整体提升防灾减灾水平,切实增强全社会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落到实处。

(一)责任落实要从“实”,密织防汛救灾“责任网”。“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防汛救灾始终是一场大战大考。面对汛情险情,要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党员干部要带头主动作为、履职尽责,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灾情面前显担当,险情面前讲奉献。因此,各级党组织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做好统筹,完善应急预案,把各方力量凝聚起来,把责任担当扛起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体现到全力以赴的实际行动中。

(二)防控落实要从“严”,密织防汛救灾“防控网”。防汛抢险救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危和财产安全。各级党员干部要绷紧安全防汛之弦,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的预测作用和应急体系“指挥棒”作用,精准预警严密防范,及时准确对雨情、水情等气象数据进行跟踪掌握,加强科技手段运用,以大数据为支撑,提高局部强降雨、台风等恶劣天气的预测预报水平,利用网站、微信等载体,把预警信息传递到户到人,提高人民群众自我防护意识。灾后要立足实际救大灾,及时抢修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切实抓好救灾和受灾群众安置工作,让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够就医,组织群众做好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走好防汛救灾的“最后一公里”。

(三)监督落实要从“细”,密织防汛救灾“监督网”。要把防汛救灾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和磨刀石,越是最关键时刻越能考验、识别干部。因此,党员干部要把防汛救灾当作最大的考场,切实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绝不允许纪律“溃堤”!同时,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战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擅离职守,不执行命令、隐瞒险情灾情造成严重后果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持续紧盯“关键少数”采取多种问责形式严肃问责、倒查追责,坚决杜绝防汛救灾中的“作风不深入不扎实”等不良问题,以战时纪律保障战斗成果。

(一)个别党员干部缺乏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对于灾害,个别领导干部认为风险不会大,这种麻痹思想和经验主义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也同样存在,一些领导干部对极端气象灾害认识不足,严重缺乏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应急准备严重不足。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风险挑战重要论述没有入脑入心,对人民生命、政治责任缺乏敬畏。

(二)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薄弱。暴雨灾害集中暴露出预警发布能力、应急指挥能力、抢险救援能力、社会动员能力、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诸多短板。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报与灾害预警混淆,预警发布部门分割,防灾减灾措施针对性、有效性、强制性不足,缺乏统一权威高效的预警发布机制;预警与响应联动机制不健全,应急预案实用性不强。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应急管理工作系统治理不强,尚未建立起一整套系统化的制度和能力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薄弱。

(三)干部群众应急能力和防灾避险自救知识不足。对于灾害,一些党员干部对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情况不熟悉,未经历过洪涝、地震等大灾考验,实战经验严重不足。此外,在灾害应对过程中,媒体的宣传警示作用发挥不到位,灾害预警信息传播不及时不充分,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防灾避灾能力不强。加强党员干部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能力培训和群众科普教育十分必要和迫切。

(四)部分部门存在主体责任不明晰问题,街镇层面尤为明显。在应对自然灾害上,应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应急救援的统筹、指导、协调工作,在部门协作分工时,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存在对应急管理部门职能认知不明晰、自身主体责任不明确问题。在街道层面部分部门认为所有应急救援、防灾减灾、防汛防旱、森林防火、物资保障等工作全部由应急管理部门承担工作。责任不明确,极易造成推诿扯皮现象。

(五)应急救援协调指挥渠道不畅、应急演练不完善。缺乏横向协调机制,联动响应乏力、时间长,遇到复杂的应急事件仍是应急部门单一应对。应急演练未常态化开展,训练水平不高,各专业队伍建设的配套法规和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缺乏专业的训练设施和场地,综合训练没有统一计划,各种应用训练、模拟演练无法有效开展。

(一)提高党员干部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把《习近平关于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论述摘编》列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纳入培训必修课,推动领导干部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强化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一是加强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充分履行职责,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真正纳入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二是细化行业部门的协作分工方式,明确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能。

(三)保障应急管理经费投入。一是将防灾减灾救灾管理资金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优先安排,并加大争取上级财政转移资金力度,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财政保障能力。二是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动员社会力量投入。

(四)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力度。开展防汛设备的维护和防汛防台物资统计,实行应急救援物资定期检查制度,对不能正常工作或完全损坏的机器设备,要予以修复和更新;对已经过期的物资要进行及时更换。为了来年汛期工作顺利开展,对防汛设施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并且清点防汛防台物资,常备不懈,确保设备物资能够正常投入使用。重点推进街道防汛薄弱点的改造,做到早启动、早落实,逐步消除辖区防汛薄弱点及盲区。

(五)加快防汛信息化发展步伐。防汛信息化在整个防汛工作中已经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进一步整合现有防汛信息资源,大力推进防汛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化应急管理专业队伍,加大防汛指挥机构自身能力建设,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快速性和实时性,全面提升我区防灾减灾管理水平。

(六)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一是抓好队伍建设,结合实际和基础条件,统筹整合力量抓好常备应急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应急分队的专业化程度。二是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应急理论知识培训,夯实不同层次应急队伍知识结构。三是进一步加大各类应急预案演练力度,着力提升各专业队伍应对灾害的能力。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未雨绸缪好过亡羊补牢,防范危机好过应对危机;灾害从来不是“假想敌”,防范灾害必须杜绝“没想到”。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常青街道将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防汛救灾工作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绝对不可忽视的,接下来我区将持续认真贯彻上级防汛救灾工作要求,深刻汲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教训,做到举一反三,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不断完善我区防汛救灾工作,确保辖区安全度汛。

推荐访问:郑州 暴雨 启示

版权所有:鸿鹄范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鸿鹄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鸿鹄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80617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