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的拓展与延伸8篇

时间:2022-06-13 09:50:02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数学课堂的拓展与延伸8篇

小学数学课堂的拓展与延伸篇1

  xx年12月16日,我们有幸参加了“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观摩展示活动,深刻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艺术化、生活化。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老师们不拘一格的教学风格,而且让作为新入职教师的我们受益颇深:骨干教师王向丽老师所讲的《利息》一课,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明白储蓄的意义。课堂从百分数入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利率,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利息公式。通过进一步计算,发现利息的多少与本金、利率、时间紧密相关,三者缺一不可。新手教师卫梦旭讲课生动、活泼,将我们引入她所创设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课堂中。

  卫老师紧扣教材,课堂教学层层递进,紧紧抓住算理这一要点,对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另辟蹊径,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总结。卫老师在精心创设的终极闯关环节中,结合现实问题,让整节课得以升华。名优教师黄彩琴带来的《购物中的折扣问题》一课中,在对单元知识整合的基础上,以亲身经历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一节课做到有人、有料、有趣、有变。课堂教学环环相扣,不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打折、满减、降价等营销方式,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已有认知,引导学生明白了生活中不是所有商品都是以打折来表示优惠的。黄老师这节课正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最好写照。三位老师的课抓住了数学的根,真正使数学走向生活,突出了数学的味道与本质。

  我们作为新入职的数学教师,应该把握教学起点,真正走进教材,科学地处理教材,善于挖掘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呈现出真实的课堂。作为新手教师,我们要学的知识还有很多。这次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课程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都发光,用自己的方式发光。本次活动,更加坚定了我们从事教育的初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当积极学习新课标,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到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的拓展与延伸篇2

  4月29日上午,在温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三位老师执教的《毫米的认识》让我感触颇深。三位老师在上课之前的单元整体分析都很深入且到位,对教材的解读和把控能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毫米的认识》是属于度量这一块的内容,针对新课标提出的“量感”这一概念,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三位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对于“量”的体验,需要经历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刻画的过程。在一年级上册“比较”这个单元中,学生对“量”就有了定性的感受,知道生活中的各种量是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有长有短、有轻有重的。不能直接进行比较的时候,可以借助其他“比较物”来间接比较,对“标准”有了初步的感悟,播下了“量感”的种子。“毫米”则是在此之后,学生对“量”进行定量刻画过程中认识的第二个长度单位,对“量感”的发展意义重大。那么,三位老师如何在执教认识毫米的过程中让学生扎根“标准”,生长“量感”呢?

  一、经历度量标准的意识建立过程,“比”出“量感之根”

  朱老师在活动一中设计让学生找一找1毫米的物体,并让学生通过奖品卡或者硬币叠一叠量出小立方体的高度。在活动一中,从找“一毫米的物品”到“用1毫米的奖品卡或2毫米的硬币来测量立方体的高度”,让学生在感受一毫米有多长和在用单位累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叠一叠”体验的是统一度量标准的必要性——标准统一,度量需要一个标准去统一单位,这个单位可以多样。“用尺子测量立方体高度”体验的是统一规定标准长度的必要性——标准有多长统一规定了,才能结合数据确定具体长度。立方体高度的确定依赖于“量”的刻画,“量”由数据和度量标准(单位)共同确定。这两个层次的体验,完善了学生对“量”的理解,让“量感”的生长有根。

  二、经历度量标准的表象形成过程,“调”出“单位量感”

  李老师首先通过“比9厘米长的这部分怎么表示”这个问题引出学习毫米的必要性,然后将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引出1毫米;紧接着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到1毫米。在学生初步形成了1毫米的概念后,让学生去测量找到1毫米的物体;最后在学生脑海形成1毫米的表象后挑战不用尺子画出3毫米、5毫米、13毫米的线段。在“想一想”“分一分”“找一找”“画一画”的活动中,依次从认识、辨析、寻找、创造四个维度逐步建立起1毫米长度的表象。其中,在“认”和“辨”中形成“1毫米”的长度知觉,在“找”和“画”中形成“1毫米”的长度表象。从长度知觉到长度表象,需要反复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在不断估测、对比、调整的过程中,建立1毫米有多长的表象,生长出单位量感。

  三、经历度量标准的现实运用过程,“测”出“累加量感”

  单老师在如何“测量小立方体高度”的思考和探索中,让学生体验测量方法的多样性,理解不同测量方法的本质都是“单位量”的累加。尺子上的几个小格累加起来,这是从“形”的累加来体验。尺子上的数是从刻度0开始对“单位量”的累加进行计数的,这是从“数”的累加来体验。从“形”到“数”,数形结合优化了测量过程,丰富了“单位量”的累加体验,从“单位量”的表象延伸到“累加量”的表象,生长了“累加量感”。

小学数学课堂的拓展与延伸篇3

  2022年温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审活动于4月27日至29日在钉钉线上直播,作为苍南小数人有幸参与观看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单元整体教学。29日上午我观摩了《认识毫米》三节课,三位老师明显注重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视角来设计教学活动,在注重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在活动中发展量感、推理意识,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结合《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里的一个比较大的变化:“量感”从“数感”中划分出来,“量”不再从属于“数”,我对以下几个方面感受深刻。

  一、动手操作,体会量感

  新课标不是强调一个概念的产生而是要体会其必要性。三节课老师都是以不足1厘米怎么测量,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米和厘米时的长度单位细分意识。洞头区大门镇小的李当行老师通过创造尺子动手操作“分一分”引发思考。虽然这时候学生分的份数是不统一的,但学生体会了毫米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建构了计量单位学习的方法。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先从观察尺子发现1厘米等于10毫米,再到学生指一指、说一说你发现的毫米数,任务层层递进,让学生从观察发现到思考,是做中学的体现!同时,对于平均分的份数,一步步从不统一到统一,在整个对比归纳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推理意识和抽象能力,建立计量单位的表象,体会量感。

  二、估测类比,建构量感

  量感的形成和培养,新课标是和很多数学活动结合在一起,注重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测量的本质是比较,在三位老师的教学活动中都出现了物品厚度比较、互相测量的活动设计。在寻找1mm物品厚度基础上建立“1个单位”的标准,为后续“非标准测量”做铺垫,实现量感的深化。温州市百里路小学的朱昭伟老师课堂上引导学生用卡片、硬币测量小方块的厚度。学生反馈中,发现10张卡片或者5个硬币叠加都能测量出小方块厚度是10毫米。感受通过选择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带来的结果变化,感受标准量不同,测量的结果也就不同。从而体会量的大小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在充分的体验活动中将抽象的长度与自身的感知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量感体验经验,体会测量的本质。学生经历观察估量、调整对比、再次测量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审辨思维和量感体验,从而发展量感。朱老师进一步追问:一个物体厚度是12毫米有多长?还是不用尺子,请你想象有多长画一画?学生在想象中进行合理的推测,从“一个单位”到“几个单位”,心中的参照物越来越丰富,估计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学生展示汇报时对比画图方法,再动手用尺子比一比,将量感“估测”与“测量”相结合,促进了对量的感知,进一步培养学生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结果,建立量感思维的表象。

  三、数形结合,培养量感

  史宁中教授强调,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一致性和整体性,这也是本次新课标重点强调的核心素养具有一致性。这是不变的大方向,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的主题都是相通的。量感的教学,我们要抓好关键的两件事情:计数单位和个数。三节课都是通过厘米与毫米之间的横向沟通,渗透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引导学生用计数的方法进行单位转化,通过数形结合,在推理计数中抓住数学本质,培养量感。温州市瓯海区南瓯实验小学的单显达老师出示“1厘米6毫米”时,引导学生用16毫米表示,继续动态出示“2厘米”、“3厘米”,进行单位换算,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尺子变成数轴,启发学生思考:“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基于十进制的渗透,学生很容易感觉到这和数数是一样的,满十进一,为后续学习小数、分数和更多的长度单位打下基础,体现了结构化思维让学生回归到了单位产生的最初的时刻,回归到了度量就是计量单位累加的最初的时刻。将抽象的量感与已有的数感相结合,进一步明晰长度单位的连续性,丰富了学生的量感体验,培养学生用定量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量感的生长力。

  三节课,基于学生立场,恰到好处的设问与评价,让学生的思维可见。同时,教学设计都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渗透了劳动教育、严谨的科学态度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精确测量的优势,渗透量感的同时,提升了思辨能力。在单元视角的教学理念下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数学课程改革的路上,面对未来的小学数学发展趋势,新课标指引我们不断前进。“量”的学习,除了提供丰富活动体验外,我们教师还应提供更多思辨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参与进来,潜移默化中,内化于心。

小学数学课堂的拓展与延伸篇4

  坦白说,这次听课让我有很多感悟,体会深 ,收获多。最难忘的几点感触我觉得有必要写下来,时常看看,让自己心里有个数。

  其一,听了这么多节数学课,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善于提问,激发学生内需,制造矛盾。这里的提问不是老师的提问,而更要侧重于学生的提问,教师负责引导学生提问,也不是让学生随意乱提问,要有方向性。当学生提出问题后,师生共同解决,在解决的过程发现矛盾,发生碰撞,继续深究,让本来是老师教授知识,学生学。变成是学生自己的需要,学生主动学,做到激发学生内需,提高课堂积极性。慢慢引出主题,学生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达到思维的提升。

  其二,小组合作探究。在善于提问的基础上,要学会掌握探究技巧。这里面也很有学问,因为抛出问题就要学生自己讨论,其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一不知道自己要怎么讨论,二很可能大部分中等生只是假装讨论。这就要求,老师在分布合作探究任务时要求应表达完整,几人一组,每个人怎么做,组长负责干嘛,或是需要画一画,比一比,还是利用什么工具等等。要求到明确,分工细致。我在听课时,这一部分,往往老师会让一两个学生读一读,或者播放事先录好的音频。另外,老师也不是机械的逛一逛,看一看,而是时不时的参与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不至于让学生卡在某一点。总之就是要达到学生明确合作探究的任务。这样既可以节省探究的时间,也可以使得讨论更加有效率,参与性覆盖面广,时空和时间的利用都会更加高效。

  其三,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是宁师附小学生给我最最最深切的体会。和我们自己的学生对比,那的每个小孩子回答问题不管会还是不会,对还是错。都能用一句或者一段的语言来表述,让我非常佩服,可见附小平时很注重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比如每个孩子站起来,都会说“我认为XXX说的不全面,我来补充……”“XXX虽然说到了XX,但是还是漏了某一项,因为……”“我认为XXX的表述有错误,我不同意,我认为……”等等,表述非常清晰,因为所以理由过程都讲得十分充分,而不是说一句,老师问一句,然后又接着说一句。听起来非常舒服。我认为这正是我们在平常教学中所忽略的,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其四,对教材的处理,理解深刻。我们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可能往往忙于一些其它的事情,比较忙。备课仅限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突破。简单地说,就是能够学生知识点就够了。其实这是完全不够的,每节课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情感体验以及数学能力的积累与培养更加重要。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深刻地理解教材想要学生从中获得哪种数学能力,做到举一反三。教材的使用可以机智,但也要尊重教材,比如课后的你知道吗?等的使用,都是有其用意,不可盲目抛弃。

  其五,课堂需要活跃,也需要沉默。学生要活,教师要默。这三天下来,学生的活表现的淋漓尽致。老师的作用往往在于问为什么?怎么想?学生一个个自主讨论,踊跃发言。这里面有一个我们常态课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老师抛出问题,有的举手学生回答的很好,得到了老师想要的答案,我们往往就选择结束。其实不够,要再多问几个学生:你们听明白什么意思吗?让其他的学生再重复多次。表述会越来越清晰,总结会越来越到位,也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上五点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口气就可以写下来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优秀的地方,非常值得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的拓展与延伸篇5

  周四上午在“xx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观摩研讨”活动中观摩了三位老师的展示课,我从中读出了“双减”下高效课堂的样态:《利息问题》一课紧紧围绕着实际生活中的存款问题,让学生从存款单上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再逐步进行分析、计算、总结,并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联系起来,使学生轻松进行知识的迁移,更好的完成新知的建模。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卫老师年轻有活力,她的整个课堂氛围轻松活跃,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不管是新知的探索、尝试计算,还是对算法的总结,都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步步紧随学生的思路,适时进行补充、引导,使得学生在内化新知的过程中,思路清晰。《购物中的折扣问题》从现实中经常遇到的折扣问题出发,学生在“从学到测再到出谋划策”的层层递进的设计中,紧随思路又不断创新地进行思考,教师深度挖掘教材,目的便是让学生不断进行头脑风暴,让学生真正体验“把生活中的经验带入课堂,再把课堂知识回归生活”的过程,使得学生们的思维在这样的拓展课堂中得到升华。总的来说,三位老师的课精彩纷呈,我也受益匪浅。她们都是利用贴近生活学生熟悉的情境:春节快到了压岁钱如何处理?逛超市、生活中身边超市的折扣现象等来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应用,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老师在教学中将很实用的生活数学技能传授给学生,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探究知识过程中,依然围绕生活主题,利用身边的素材:存款单、贷款买房、和妈妈逛超市、由买家变卖家等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关注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经历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练习巩固中,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由易到难,注重习题的生活性、探究性、多样性、趣味性,实效性。回顾与反思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疑惑,在猜想后验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双减”政策下,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转变教学理念,用更多的时间专注于研究教学,扎实备课,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创新课堂,才能做到既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能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课堂的拓展与延伸篇6

  12月16日,xx教研室在xx实验学校报告厅举行了“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观摩研讨活动,我听了三节课,分别是六年级《利息问题》、五年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六年级《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感触很深。这三节课都抓住了数学知识内核,聚焦在数学本质展开教学。

  五年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节课紧紧抓住算理这个要点,六年级《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每满100元减50元”和“打五折”计算后的“想一想”1.在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的结果是一样的?2.在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的结果相差不多?3.在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的结果相差较多?让学生对这两种促销方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原来促销方式和自己要买商品的钱数离整百数的远近有很大的关系。《利息》这节课王老师对“如何计算利息”这个环节的教学,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学生通过自学已经知道了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教师通过问题设计,激发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深度思考:师:利息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生:无声(一脸迷茫)师:老师稍微提醒一下:利率的意义是什么?生:利息是本金的百分之几?师板书师:请同学们再来读读利率的意义,你对刚才的问题有话说吗?生:本金的百分之几,就是本金X利率,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学生七嘴八舌的说起来了)师:利率的大小和谁有关......所以利息还要......生:还要乘时间........是啊,我们在平时是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前的收集资料和课堂自学,很容易发现利息的计算方法,然后开始利用公式进行计算。但是对于“利息”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学生是不明白的。王老师这样的教学是学生很清楚认识到:原来利息的计算也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利息之后的《税率》《折扣》《稍复杂百分数应用题》,我相信孩子们会很快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哦!原来这些课都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呀!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分化了教学难点,又把抽象的数融入到数学意义中,并在数的历史长河中构建了新的认知结构。当孩子知道了知识的内核,这部分很抽象的题目对孩子来说会简单很多,孩子的成就感会上升,班里也许又多了几个喜欢数学的孩子。张奠宙教授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本质常被两种活动所掩盖:一是过度的形式化,把光彩照人的数学女王,用x光看成一副“管架”;另一种是教条式的教学改革,只图外表热闹,“去数学化”的走过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要教“活动”,要将数学知识演变成数学思维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反对呈现过度的形式化的教学。二要教“数学化”,不能把数学课上成一般的、失去“数学味道”的“活动课”,而要突出数学知识的内核,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强化数学素质的培养。突出数学本质教学,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把握数学思想,感悟数学特有的数学思维方式,追求数学精神。

  只要我们能多想一点,想深一点,寻找出数学知识的本源,那么往往就能化繁为简,很快得到问题的答案。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发现惊叹:数学原来是这么神奇的!探究问题的本质,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便是学习数学最好的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的拓展与延伸篇7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双减’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观摩研讨”活动,“双减”政策出台仅4个多月,却对教育改革影响深广。细细品味,“双减”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用更多的时间专注于研究教学,抓住课堂,落实有效,目标高效。今天三位老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下面我谈两点自己的收获:

  1. 以单元整体视角设计教学。黄彩琴老师执教《生活中的折扣问题》一课,我们看到了系统化思维、整体化思维、结构化组合。她融合了“百分数”这一单元的多个知识点,对单元知识进行了整合分析,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取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同时又高于教材,另辟蹊径,让听者、学者耳目一新的同时,又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新的收获和学习体验。

  2.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问题推进探究,尊重学生的想法,注意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比如黄老师的课堂上,在探讨出“裙子在哪个超市购买更优惠?”之后,老师适时追问:“你还有什么疑问?”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两种折扣是相同的,优惠却不同呢?”老师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这个问题又抛给学生,引发学生思考,自主探究后明白折扣相同,但打折部分却有着玄机。问题解决后,黄老师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追问:“那么你认为这两种打折方式什么时候相同,什么时候不相同呢?”在新问题的引导下,又引发学生提出新的猜想,又一轮深度思考和学习开始了。

  我们深知,“所闻并非所得,所得并非所愿”的道理,结合当前的“双减”背景,透过今天的课堂,我想,数学教师的课堂,应更加注重挖掘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核心育人观;更加注重唤醒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经验;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的帮扶有度;更加注重数学文化的全面渗透,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真实发生,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落地生花。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长见识,一堂好的数学课,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见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这也是我今天收获最大的地方,结合我转科教数学学科这几年的经历,深深觉得,想教好数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前提是弄懂教材,通览教材,整合教材。我想每一位教师的每一节课,都要经历一个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还是山,但山是连绵起伏的山;看水还是水,但水是海纳百川的水”这样一个过程。我认为只有教师具备一定的高度,课堂才会有深度,学习才会高效。

小学数学课堂的拓展与延伸篇8

  新课程标准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提出:“根据实际问题需要,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能合理述说数据分析的结论。”统计领域的教学更加侧重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分析,数据分析方面则侧重在看得见的数据上读出“看不见”的信息,以此培养数据意识。这样一节重数据分析轻画图技能的统计课我们苍南的教师团队对于这样的课又有怎样的思考,带着这样的好奇观摩了蒋春燕老师的《折线统计图》,颇有收获。

  一、单元视角——不为整合而整合

  单元整合是将内容相近、结构相似的课时进行整合,是现今较热门的话题,但单元整合也需要理性思考,不可盲目跟从。蒋老师利用三个前测题“①你听说过折线统计图吗?②你在哪里见过折线统计图,请你大致画一画。③从折线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并将学生的数据分析水平分4个层次”。用数据进行学情分析有理有据。蒋老师基于不同版本教材的解读以及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再结合本单元的课时特点和学情分析,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不做大改动,不为整合而整合,只做了小调整。本单元的教学进行前联后拓,依旧是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分两课时,改练习课为综合实践活动。

  二、素材简约——简约素材富内涵

  平常在教学中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丰富多样,会选择多样的教学素材,设计繁杂的教学活动。蒋老师的这节课以简约的教学素材引出学生真实的疑问,“读图小达人”“画图小能手”两个核心教学环节以蒋老师额体温为依托展开教学。“读图小达人”这个板块,蒋老师让学生先圈一圈、写一写发现的信息,再进行信息汇报,而不是直接让孩子说一说发现的信息。这样的处理方式促使孩子多思多想充分暴露学生的想法,教师也可以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展示汇报,更有利于开展教学。汇报环节抓住三条主线“解读看得见的点与线、判断估得到的点与线、预测看不到的点与线”清晰明了层层递进。“画图小能手”仅让孩子补充后面两天的体温,淡化画图技能教学。先数据分析后画图指导环节安排合理、层次清晰。同样的素材不同的解读和处理方式呈现出的教学效果大不相同,对教学素材的解读和使用只有进行深度思考不停留在浅层,学生的思维才更有深度。

  三、生问课堂——创新教学搭框架

  基于学情蒋老师淡化图表渐变的过程强化折线统计图的数据分析,课始就呈现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孩子们对于新的知识一定有其好奇之处,借此蒋老师抛出:“关于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疑问?”孩子提出三个问题“是什么?怎么画?怎么用?”,这三个问题看似形式化,但却有效地搭建出全课教学的大框架。在之后的教学中完成一个板块的任务就在相应的问题上打勾,当三个勾都打满这节课的所有提出的问题就都得到解决。蒋老师努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虽然这节课只在伊始让孩子进行提问,课中围绕数据进行分析,但这种提问的意识已经悄悄融入孩子们的学习中。让孩子多问多思才有自主解决问题的动力,孩子的创新意识就在这样一次次的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出来。

  一次学习一次经历,感谢每一次的学习机会,未来的路还很远,且学且珍惜!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 延伸 课堂

版权所有:鸿鹄范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鸿鹄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鸿鹄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80617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