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大会及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介绍

时间:2022-08-13 19:5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代表大会及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介绍,供大家参考。

党代表大会及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介绍

 

  1一、 关于党的代表大会 党的代表大会 党的组织的领导机关。

 包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省、自 治区、 直辖市、 设区的市、 自 治州 、 县( 旗)、 自 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 党的基层代表大会。

 党章规定: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 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 会。

 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 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 会。

 党的各级委员 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由中 央委员 会召集。

 中央委员 会认为有必要, 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 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 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的报告; 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 修改党章; 选举中央委员 会、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 会。

 坚持和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对于加强党的建设, 实现党的民主集中制, 发扬党内民主, 促使党内政治生活更加民主化、 正常化, 进一步提高党的战斗力, 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 一)

 一大 ( 1921 年 7 月 23 日 至 31 日

 上海→南湖)

 出席代表12人, 代表党员 50多人。

 会议通过了 《中国共产党党纲》、 《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 选举了 党的领导机构。

  2中 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 中 国共产党的诞生, 从此, 在中国出现了 一个完全崭新的,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 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 战斗的司令部, 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 翻身解放的希望, 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 二)

 二大 ( 1922 年 7 月 16 日 至 23 日

 上海)

  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名 , 代表全国195名 党员 。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地分析了 中国的社会性质, 中国革命的性质、 对象、 动力和前途, 制定了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指出 了 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 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 了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并且指出要通过民主革命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这是党对中国革命认识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

 中共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 方向, 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 三)

 三大 ( 1923 年 6 月 12 日 至 20 日

 广州)

 来自 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 30 余人出席大会, 代表了 全国 420 名 党员 。

 中 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 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 加入国民党, 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

 会议决定采取共产党员 以个人身 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 同时保持党在政治上、 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党的三大所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

  3速扩大, 加速了 中国革命的步伐, 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 准备。

 ( 四)

 四大 ( 1925 年 1 月 11 日 至 22 日

 上海)

 会议代表 20 人, 代表全国 994 名 党员 。

 中 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着重研究和讨论了 如何加强对日 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 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在组织上和群众工作上如何进行准备的问题。

  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 了 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党的四大作出的各项正确决策, 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 政治上、 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此后, 全国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 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农民运动轰轰烈烈, 大革命的高潮来临了 。

 ( 五)

 五大 ( 1927 年 4 月 27 日 至 5 月 9 日

 武汉)

 出席大会的代表 80 余人, 代表着 57900 多名 党员 。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召开的。

 大会批评了 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提出了 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提出了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主张, 但对于当时夺取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均没有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

 这次大会实际上没有能够解决任何问题, 没有能够在紧急关头担负起挽救革命的任务。

 ( 六)

 六大 ( 1928 年 6 月 18 日 至 7 月 11 日

 苏联 莫斯科)

  4出席这次大会的各地代表 142 人, 代表全国党员 4 万多人。

 由于国内处于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 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大会批判了 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瞿 秋白 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指出, 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

 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 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 党的中 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 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 积蓄力量。

 六大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 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 积极的作用。

 ( 七)

 七大 ( 1945 年 4 月 23 日 至 6 月 11 日

 延安)

 会议正式代表 547 人, 候补代表 208 人, 代表全国 121万名 党员 。

  中 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抗日 战争胜利 前夜召 开的, 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 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

 大会正确分析了 形势, 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 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自 我批评的作风。

 大会通过的党章, 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七大为 夺取抗日 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 基础。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也以“团结的大会, 胜利的大会” 被载入史册。

 ( 八)

 八大 ( 1956 年 9 月 15 日 至 27 日

 北京)

  5 会议正式代表 1026 人, 候补代表 107 人, 代表全国 1073万名 党员 。

 中 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 科学的判断; 确定了 政治、经济、 文化和外交工作的一系列方针; 提出了 执政党建设的问题, 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 反对个人崇拜, 发展党内民主, 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但由于当时党对于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 没有能够在后来的实践中坚持下去。

 ( 九)

 九大 ( 1969 年 4 月 1 日 至 24 日

 北京)

 出席大会的代表 1512 人, 代表全国 2200 万党员 。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文化大革命” 的高潮中, 在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召开的。

 大会自 始至终为“左”倾思潮和个人崇拜的狂热气氛所笼罩。

 九大肯定了 “文化大革命” 及其错误理论, 使“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

 在组织上, 加强了 林彪、 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使“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更加合法化。

 实践证明, 九大在思想上、 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 十)

 十大 ( 1973 年 8 月 24 日 至 28 日

 北京)

 会议代表 1249 人, 代表当时全国 2800 万名 党员 。

 中 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以后, 周恩来主持中央日 常工作, 全国各方面形势有了

  6好转的情况下召开的。

 大会批判了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揭露了 他们的反革命两面派本质, 但十大的政治报告和党章全面肯定和继承了 “九大” 的错误, 使“左” 倾思潮延续下去。

 虽然江青集团的骨干分子更多地进入新的中央委员 会,但一批众望所归的老同志入选, 毕竟反映了 党内健康力量的增强。

 ( 十一)

 十一大 ( 1977 年 8 月 12 日 至 18 日

 北京)

 会议代表有 1510 名 , 代表着全国 3500 多万党员 。

  中 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取得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伟大胜利的情况下召开的。

 大会宣告“文化大革命” 结束,

 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

 但会议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理论、 政策和口 号,

 认为“十大” 的路线是正确的,

 肯定“文化大革命” 和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

 这次大会没有能从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

 ( 十二)

 十二大 ( 1982 年 9 月 1 日 至 11 日

 北京)

 会议正式代表 1600 人, 候补代表 160 人, 代表全国 3965万党员 。

 中 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经历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拨乱反正之后召开的。

 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走自 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重要

  7思想。

 大会提出了 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 提出了 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 标、 战略重点、 战略步骤, 同时提出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十二大的胜利召开, 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 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

 ( 十三)

 十三大 ( 1987 年 10 月 25 日 至 11 月 1 日

 北京)

  会议正式代表 1936 人, 特邀代表 61 人, 代表着全国 4600多万名 党员 。

  中 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提出 并系 统阐述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制定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制定了 “三步走” 发展战略, 提出了 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 标。

 全会高度评价了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中作出的贡献。

 邓小平从十三大开始退出中央委员 会和政治局常委, 但他作为党和国家重大问题决策人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

 ( 十四)

 十四大 ( 1992 年 10 月 12 日 至 18 日

 北京)

 会议正式代表 1989 人, 特邀代表 46 人, 代表全国 5100万党员 。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 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 认真总结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经验, 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 动员 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 进一步解放思想, 把握有利时机,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十四大确立了 邓 小平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 标模式。

 这是十四大最突出的特点和最重要的贡献。

 ( 十五)

 十五大 ( 1997 年 9 月 12 日 至 18 日

 北京)

 会议正式代表 2048 人, 特邀代表 60 人, 代表全国 5900万名 党员 。

 中 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总结了 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 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党的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 全面部署。

 十五大的灵魂, 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它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

 ( 十六)

 十六大 ( 2002 年 11 月 8 日 至 14 日

 北京)

 会议正式代表 2114 名 、特邀代表 40 名 , 代表了 全党 6600

  9多万党员 。

  中 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总结了 中 国共产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十三年来的成就和经验, 第一次提出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 标, 把“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与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还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顺利实现了 领导集体的整体性交接班, 这也是十六大的一个突出特点。

 ( 十七)

 十七大 ( 2007 年 10 月 15 日 至 21 日

 北京)

 会议正式代表 2213 人, 特邀代表 57 人, 代表了 全党 7336万名 党员 。

 中 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总结了 十六大以来的工作, 回顾总结了 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 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 标作出了 全面部署, 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 明确要求。

 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 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突出贡献, 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 深刻阐述, 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 明确要求。

推荐访问:党代表大会及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介绍 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 党代表

版权所有:鸿鹄范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鸿鹄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鸿鹄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80617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