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8篇

时间:2022-08-27 11:35:04 来源:网友投稿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8篇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德育功能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德育功能 【摘要】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高素质的人,这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8篇,供大家参考。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8篇

篇一: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德育功能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德育功能

  【摘要】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培养高素质的人, 这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应重视德育的渗透, 重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探索德育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渗透方法, 在课堂上, 历史教师可以寻找教育契机和切入点,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适时适当给予德育教育。

  【关键词】

 历史学科 历史教师 德育教育 适时适当

 【中图分类号】G633. 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

 10-0022-01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

 “夫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衰。

 ” 古人也说:

 “读史使人明智。

 ”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这正是历史教学价值所在。

 所以历史学科的首要功能是“史鉴” 功能, 历史不止是要人记住, 更要人从中去参悟做人、做事的道理,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来为今人所用, 从而发挥历史的德育功能。

 依据十几年的教学经验, 我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提出以下探讨性见解:

  一、 教师要更新观念, 转换思想, 重视德育教育。

  从如今的历史教学来看, 许多历史教师严重忽视了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这是历史教育功能的一个缺失。

 所以首先历史教师要更新观念, 重视德育教育在历史学科中的功能, 备课时深入挖掘每课历史知识中所承载的德育教育内涵, 也就是历史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并在课堂上用适当的方法, 适时加以利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 知识的引路人。

 教师的教育思想正确了, 才能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以及爱国精神等。

  二、 充分备课, 挖掘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教师要充分备课,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灵

 活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首先, 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至关重要。

 古代史上, 有岳飞精忠报国、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近代史上, 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 五四爱国精神,抗日战争中众志成城 、 抵抗侵略的民族精神等, 充分挖掘利用这些,都将激发引导学生形成爱国忧民的情感。

  其次,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利用历史课堂, 通过交流合作等形式,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以及上进、 诚实、 谦虚等良好品质, 从而促使人格的健全发展。

  最后, 培养学生用于创新的品质, 通过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激励机制, 培养学生自信心, 挖掘学生的潜能, 从而取得创新成果。

  三、 德育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渗透的方法

 1.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

 以往的课堂都是教师讲什么, 学生听什么, 在知识掌握上确实有效, 能清晰明了地掌握本课知识要点, 但在德育培养上一片空白, 我之所以强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发挥学生的主导性有两个目的:

 第一, 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性, 能够充分激发, 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有了对历史探究兴趣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就更容易开展, 而且教学效果更好。

 第二, 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性, 本身也是一种德育教育。

 当老师以身作则去尊重学生的时候, 学生也就学会了尊重教师,尊重他人, 也就达到了德育渗透的一个教学目的。

  2. 寻找契机和切入点, 适时适当地进行德育教育。

  任何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不是导演预设的一场戏,按部就班, 只需演下去就可以了, 如果这样, 那课堂就成了一潭死水,所以课堂随时会出现突发状况, 教师可利用时机进行德育教育。

 教授九年级复习课――《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课堂上的案例, 使我对德育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当时课堂很安静, 绝大多数同学在认真听讲, 突然一个女生嚷道:

 “你干什么? 挤死了!

 ” 打破了课堂的和

 谐, 原来是前面两名平时不爱学习的男女同学正为争夺“地盘” 发生争执。

 我何不借这个机会对所以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六尺巷” 的历史故事不是很好的教育实例吗? 我果断地调整了课本的学习计划, 插入了这段德育教育。

 讲完这段历史故事后, 看到同学们心领神会的神情, 我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你对这个故事的认识, 学生都在热烈的讨论着, 从华盛顿坚持不连任总统到林肯任用反对他的将领, 学生用质朴的语言来诉说他们的真情实感。

 最后我说:

 “老师也做一个胸怀开阔的人, 要宽容你们的错误, 所以你们也要宽容老师的无心之错。”后来, 这两个同学的表现有了很大的转变, 想不到苦口婆心的教导比不过一个小故事引起的交流。

  这件事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以前总以为德育目标不重要, 知识目标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才真正懂得“育人” 才是教育的真谛。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素养” 很高的学科, 就像人体内的精华素一样,缺了它, 人就失去了光泽和精神。

 所以, 作为历史教师, 我们应该努力把它提炼出来, 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这才是历史真正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万可.《如何在历史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

 《考试周刊》 2012年 31 期

 [2]赵连贵. 《切实加强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吉林教育:综合》 2009 年 第 9 期

篇二: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育人 ( A立德树人 , 浅谈历史

 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以 《 鸦片战争 》 一课为例李焕健 * ** 李焕健 , 单位系广西来宾市第一中学 。摘

 要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中国新时代教育的各个环节 , 学科体系 、 教学体系 、 教材体

 系 、 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 , 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 , 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

 但是 , 一线教学的

 很多教师如何把德育教学与学科教学有机联系起来,在现实操作中 , 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 。

 本文通过具体分析

 存在的一些典型的问题 , 并通过课例设计 , 谈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 进行德育渗透以达到立德树人目标的一些

 思考 。关键词: 立德树人;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

 党的十八大以

 来 , 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很多新理念新思想新

 观点 , 围绕培养什么人 、 怎样培养人 、 为谁培养人这一

 根本问题 , 对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 、 建设教育强国 、 办

 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

 教研部门 、 管理部门

 还是一线教学单位 , 都对落实 “ 立德树人 ” 这个根本任

 务提出很多想法与规划 。

 各个学科都针对自己的学

 科特点 , 就落实 “ 立德树人 ” 的措施与方式进行了大讨

 论 。

 但现实中 , 对站在讲台上的教师而言 , 具体的操

 作性指导还是很少 , 或者基本停留在形式上 , 尚待挖

 掘更深的内涵 。

 如何在课堂上渗透德育 , 真正做到立

 德树人,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教研工作中的体

 会 , 以 《 鸦片战争 》 一课 , 谈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 进行

 德育渗透以达到立德树人目标的几点思考 。一 、 课堂立德树人目标渗透不到位的现

 状透析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 , 有的教师在课堂

 的最后把自己的感受或者史学研究的成果宜接讲授

 给学生 , 美其名曰 :

 总结提升 。

 这是错误的 , 这是灌输

 式的教育,学生是被动接受德育束缚 。

 发展学生的德

 育和态度与其他明确的知识的学习过程并不一致 , 道

 德的教育更应该是一种没有灌输的教育形式 。

 总的

 来说 , 德育渗透达到立德树人目标的历史课堂必须是

 49

 ◎实践有生命力的有效课堂 。

 学生有思考,教师会引导;学

 生有问题,教师善答疑 。

 情动 、 心动 、 思动 、 行动 , 有

 “ 活水 ” , 这是课堂有效的关键 。1 .

 问题一:忽略人的能动性缺乏深度《 鸦片战争 》 是学生很熟悉的一节课 。

 通常教师

 在设计这节课时照搬教科书编写者的逻辑提出问题:

 为什么爆发这场战争 ? 鸦片战争的背景是什么 ? 看

 似问题导入 , 实质就是单刀直入地把学生带入了已经

 设定的程序中 , 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没有铺垫 ,

 缺乏层次性思维的灵动感 。

 很多教师在教学目标达

 成后纠因反思的时候 , 还习惯于从客观因素去寻找原

 因 。

 如学生水平 、 学校条件如何云云 , 或者教材内容

 也是这么讲而已 , 哪里有什么深度 ? 事实上不论是教

 育时代上的纵向差距 , 还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上的横向

 差距 , 教育史上任何时期都是显性存在的 , 以前是 , 现

 在是,以后还会是;落后地区是 , 发达地区是 , 或者说

 落后地区发展起来了还是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

 教育

 环境是教育发展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好的环境固然有

 利于教育的发展 , 但是没有环境就不谈教育了 ? 教育

 的过程是人类自身主体的再生产过程 , 教育是发展

 的,它没有现成的教育环境像机床一样机械地生产出

 标准化的教育产品 。

 学校建设有标准化 , 但教育没有

 标准化 。

 教师要深度备课 , 而不是机械地使用教材,

 课堂上树人就要树学生的求知欲 , 而不是封闭式的问

 题导向 。2.

 问题二:忽略知识建构的活力缺乏切入口一节有效的课堂,从课堂结构上讲是很有体系

 的 , 听起来脉络清晰 。

 但这并不代表这是件好事情 。

 一次公开课上某位教师讲 《 鸦片战争 》 这节课 , 课堂听

 起来整体很有逻辑:一 、 背景:政治 、 经济 、 思想 、 军事;

 二 、 过程:开始 、 经过 、 结果;三 、 影响:积极 、 消极 。

 后

 来笔者恰巧又听了这位教师讲的 《 甲午中日战争 》 一

 课,让我瞬间想起了之前他讲的 《 鸦片战争 》 一课 。

 因

 为这节课 , 他的课堂结构又是:一 、 背景:政治 、 经济 、

 思想 、 军事;二 、 过程 :

 开始 、 经过 、 结果;三 、 影响 :

 积

 极 、 消极 。

 以至于我甚至想到,如果给他再讲 《 日本侵

 华战争 》 《 美国独立战争 》 等 , 是不是也是这样的课堂

 建构 ? 不可否认 , 这样的体系结构有其合理性的一

 面 , 但历史课堂不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吗 ? 这样固化的

 思维模式 , 重复的术语 , 没有启迪人心的问题,学生会

 不会逐渐地对历史丧失了敬意 ?

 一个能把课堂教活

 的教师应该是能对历史知识重新建构 , 再次根据学情

 教情需要重新排列组合 , 寻找新的切入口焕发课堂新

 活力的教师 。

 把课堂教得僵化了的教师 , 是达不到立

 德树人的目的的 。3 . 问题三:格局狭窄缺乏开阔的视野有些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思维: 《 鸦片战争 》 这节

 课很容易上的 , 都研究透了 , 学生也熟悉 , 只需要把考

 点点明到位就行了 。

 实际上教师这样做是很不负责

 任的 , 对学生而言也是很无辜的 , 犹如古时被包办了

 的婚姻一样 , 长久以往 , 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被弱化了 。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而学习历史的学生是以个体存

 在的 , 特别是年龄与阅历不足 , “ 小我 ” 的学生很难领

 会到 “ 大我 ” 的史实 。

 国学大师徐文珊先生说过: “ 民

 族生命是个人生命所寄托 , 换句话说,没有群体的民

 族生命 , 就没有个人生命 。

 相互依托 , 绝不可分 。

 故

 称个人为小我 , 群体为大我 。

 ” 历史教师必须铺路架

 梁 , 让 “ 小我 ” 和 “ 大我 ” 相结合 , 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

 历史事件的内涵 。

 例如:在进行 《 鸦片战争 》 一课教学

 时,让学生站在抵抗派林则徐的角度理解林则徐禁烟

 的历史价值 , 站在清政府的角度分析为何会出现求和

 的结局 , 站在人民的角度感受三元里抗英的历史功绩

 与局限性 。

 课堂上引导学生 , 将鸦片战争与历史发展

 的趋势和时代背景相结合 , 学生就更能深刻理解缘何

 得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样的结论了 。

 相信很多学生都能回答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

 战争 , 但能论从史出地分析透彻 , 不见得有多少学生

 能说得出来 , 回答的一部分学生可能会说 :

 因为中国

 的社会性质自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可

 是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呢 ? 怎么沦为的 , 表现

 又是什么 ? 所以 , 历史教师 , 再也不能僵化式 、 填鸭式

 教学了 。

 每一节课,都应给学生打开历史的画卷 , 师

 50

 教书育人 ( A生一起赏析品评 。

 通过引导学生从宽广和深远的角

 度认识所学历史 , 形成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见解 , 在

 历史中汲取智慧 , 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 人生观

 和价值观 。二 、 基于师生互动的课堂实践促绽德育

 之花在工作交流中 , 有一些教师说 , 我们也懂得要立

 德树人 , 可是学科德育渗透太难了 , 思想政治这些科

 目还好点,其他科目可操作性不多 , 强硬渗透有生搬

 硬套形式主义之嫌 。

 打铁还需自身硬 , 这实质是教师

 自身对德育理解不透彻的问题,要在历史教学中进行

 德育渗透以立德树人 , 首先得理解透彻德育的内涵 ,

 然后赋予可操作性的措施 。1 . 高屋建领,理解透彻的德育内涵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指出 :

 “ 德 ” 不仅指道德 、 品

 行,还有包含见解 、 器识之意 。

 器识即器量与见识 , 也

 就是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或认识水平 。

 毛泽东

 曾说 , 古代的知识分子参政议政 , 器识为先 。

 掌握了

 知识,不等于拥有了智慧和才华;拥有智慧和才华 , 也

 不等于就具备了政治识见和谋断能力 。

 可见器识对

 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

 实际上 , 这些器识主张与 《 普通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

 ( 2017 版 )

 中的目标要求是一致

 的 。

 新课标提出 , 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 , 进

 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 , 提高历史学科核

 心素养 , 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认识并弘扬以爱国

 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 人生

 观 、 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 、 工作与生活打下

 基础 。

 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历史认识目标就是器识

 目标 。

 因此,历史教学中要进行德育渗透 , 不仅仅是

 关注道德 、 品行的培育 , 更要注重学生器量与见识的

 培养 ,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升历史见解能力与史学视

 野 。

 如 《 鸦片战争 》 一课,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战争的

 史实与史论 , 更要在结构设计上 , 在体现基础性的同

 时 , 构建多视角 、 多类型 、 多层次的课堂结构 , 在教学

 方式 、 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

 合作能力 、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触景生情,探知幽谷的情境创设历史学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无法复制 、 无法实

 验 。

 但并不代表着它是僵化的 、 填鸭式的 , 它可以想

 象 、 可以追忆 、 可以探究 , 借助情景设置让人体验 。在

 《 鸦片战争 》 一课教学中,不少教师觉得学生很熟悉这

 节课内容所以就单刀宜入地进入历史知识的讲解 , 如

 某位教师一开始上课 , 讲到鸦片战争的背景或原因

 时 , 学生就异口同声地回答 “ 落后就要挨打 ” , 且不说

 这样的观点隐含着哪些价值风险 , 如为霸权主义找解

 释理由 , 单从历史授课上 , 这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观

 点的 。

 落后就要挨打 ? 那发展不起来的呢或者发达

 以后呢 ? 历史讲的是史实还是想象 , 传授给学生的是

 和平逻辑还是丛林法则,这值得深思 。

 《 鸦片战争 》 _

 课看起来简单 , 但想要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上成跌

 宕起伏的生成性课堂并不是简单的 。

 在教学设计上,

 可以这样做,在鸦片战争这一翻涌的历史潮流中 , 选

 取个人命运与民族兴亡之间的一个情境 , 如烟馆烟

 民 。

 第一 , 创设百姓饥寒困苦的情境 , 其中既有生活

 的心酸也有生存的挣扎;第二,创设烟馆中人们目光

 呆滞吞云吐雾的场景 , 辅之以后来港督金文泰的言论

 史料 — “ 当我们了解到我们从鸦片业方面每减少一

 港元的收入 , 走私者的腰包里就会增加一港元或更多

 的进账 , 而且其结果是增加鸦片的消费和推迟禁绝鸦

 片的日期之时 , 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就完全不同

 了 。

 我们坚定不移地认为本殖民地鸦片业方面的钱

 应当由港府 、 而不是由走私者来赚取 。

 ” 如此,基于材

 料创设情境 , 使学生走进历史 , 情感在创设的情境中

 叹息 、 感慨 、 反思 , 家国一体 , 个人命运于拯救民族危

 亡中得到升华 。3.

 诱发问题,深入内心的问题探讨由个人 、 民众,到民族 、 国家 , 站在高度上把学生

 引进了 《 鸦片战争 》 一课,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也要设计

 好 , 不能又回到简单的经过 、 结果 、 影响这样的固化脚

 本上 。

 实际上 , 鸦片战争对于人民意识形态方面的影

 51

 ◎实践响是极小的 , 只能说给了中国人一个惊醒 。

 在 《 鸦片

 战争 》 一课中 , 教育学生理解了家国一体的关系 , 上到

 “ 甲午海战 ” 以后的内容 , 对国家民族意识的觉醒 , 就

 很容易理解了 。

 由表象深入本质的思维递进 , 教师不

 用去灌输,学生充分思考 、 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 进而

 提升到历史人物 “ 先觉带动后觉 ” 的主动奋进,这就是

 历史教师的使命 , 这就是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4. 升华反思,学有所获的课堂生成课堂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现场伴随着教

 学过程而产生的能推动教学进程的各种教学条件和

 因素 。

 在教学过程中 , 师生互动生成的 , 能够推动教

 学的课程资源 , 主要是指学生的各种状态和表现 。

 记

 录孔子教育思想的 《 论语 • 述而 》 一篇中有这样的一

 句话: “ 不愤不启 , 不楼不发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则不

 复也 。

 ” 意思是 , 学生处于求懂而未懂透 、 想说而说不

 出的积极思维状态中时 , 教师才给予启发开导 。

 在教

 学过程中 , 师生互动体验 , 情感价值观交流 , 不仅有利

 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 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更能有

 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 《 南京条

 约 》 , 割地赔款协定关税 … … 学生耳熟但不一定能详

 或者能深刻理解的不多 。

 教育来自现实 , 高于现实,

 最后又回到现实 。

 紫荆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罂粟花

 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 鸦片战争过去一百几十年了 ,

 历史沉淀留给我们什么 , 历史教师如何上好历史课,

 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命题 。

 在新时代背景下,历史教

 师要把实现学科价值与推动人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

 质疑 、 叩问 、 反思 、 回味历史的兴衰得失 , 这是开智的

 要求 , 也是立德树人的要求 , 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历史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 , 彰显史鉴功能是历

 史学科的一大优势 , 渗透史鉴因素进课堂就是渗透德

 育进课堂 。

 新时代背景下 , 历史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这

 样的历史一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教材知识的重新整

 合 , 不是简单地理解处理而是要融合情感价值的因

 素 。

 只有如此才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

 历史老师要对历史学永葆敬畏与热情才能真正上好

 历史课 。参考文献[1]

 陈琦 ,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M].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 ,2007.[ 2 ]

 尤学工. 20 世纪中国历史教育研究 [ M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2014.[ 3

 ]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 [ 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1 986.[ 4

 ] 亦水.器识为先一毛泽东谈古代知识分子参政议政 [ J ]• 党的文

 献 ,2009(4).[5]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M]. 北京:生活•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2005.

 [6

 ] 齐思和.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 ) [ M]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64.52

篇三: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dquo;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历史背景:

 (一)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历史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核心是道德与人格的形成。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对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对个人而言,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二是对国家和民族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要求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三是对世界和人类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认同性和开放性的历史意识。这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个要求是最基本的、最基础的。历史教育只有把育人、立人的目标作为基本目标,个人的人文精神,人生境界,人生态度,健全人格,坚强意志,团队精神和科学态度才有可能形成和完善,才会对祖国和人类命运真诚关注和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二)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 青少年接受思想教育不同于接受知识教育,往往存在逆反心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历史背景:

 (一)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历史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核心是道德与人格的形成。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对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对个人而言,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二是对国家和民族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要求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三是对世界和人类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认同性和开放性的历史意识。这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个要求是最基本的、最基础的。历史教育只有把育人、立人的目标作为基本目标,个人的人文精神,人生境界,人生态度,健全人格,坚强意志,团队精神和科学态度才有可能形成和完善,才会对祖国和人类命运真诚关注和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二)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 青少年接受思想教育不同于接受知识教育,往往存在逆反心理。

 高中生的道德动机是由其道德需要推动的,引起道德行为的内驱力量,它包含着那些与道德有关的兴趣、欲望、信念、理想、世界观等因素,对高中生的道德行为起着激发、强化、调节、控制等多方面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中生道德动机的社会性、现实性、时代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再加上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自主要求强烈,自我表现欲望旺盛,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却不大尊重别人的意见。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社会不良因素,诸如网络、消极群体、家庭等因素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和道德信念的影响逐渐加大,导致学生对传统道德如忠孝节义等内容的不感兴趣和道德意志的脆弱,容易受不良道德的侵蚀。因此如何进行理论、实践、行为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是当务之急。(三)对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要求: 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说过:“历史教育关键主要有三条,第一条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条讲历代治乱兴衰。这三条中,第一条是最紧要的,也就是说,学历史首先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先生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了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学会做人,这是历史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价值 1、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对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对个人而言,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对以人为本,善高中生的道德动机是由其道德需要推动的,引起道德行为的内驱力量,它包含着那些与道德有关的兴趣、欲望、信念、理想、世界观等因素,对高中生的道德行为起着激发、强化、调节、控制等多方面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中生道德动机的社会性、现实性、时代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再加上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自主要求强烈,自我表现欲望旺盛,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却不大尊重别人的意见。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社会不良因素,诸如网络、消极群体、家庭等因素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和道德信念的影响逐渐加大,导致学生对传统道德如忠孝节义等内容的不感兴趣和道德意志的脆弱,容易受不良道德的侵蚀。因此如何进行理论、实践、行为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是当务之急。(三)对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要求: 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说过:“历史教育关键主要有三条,第一条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条讲历代治乱兴衰。这三条中,第一条是最紧要的,也就是说,学历史首先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先生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了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学会做人,这是历史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价值 1、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对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对个人而言,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对以人为本,善

 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二是对国家和民族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要求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三是对世界和人类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认同性和开放性的历史意识。

 2、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德育工作的主要对象在学校,主要时间在学校,课堂教学则成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历史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则成为德育工作的一块主阵地和一条有效途径,既突出时代感,又呈现使命感,要适应信息产业发展全球化社会变迁,多元文化并存等带来的新手段,新趋势和新一代成长的新特点和新要求,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融入生活,让德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并以感受体验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新课程实施为契机,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从合理组织历史课中的德育资源为突破口,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历史和现实,综合探究历史和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形成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民族精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想应用历史学科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探索提高德育教育实效的途径,挖掘历史中的道德因素,通过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方法、手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二是对国家和民族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要求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三是对世界和人类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认同性和开放性的历史意识。

 2、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德育工作的主要对象在学校,主要时间在学校,课堂教学则成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历史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则成为德育工作的一块主阵地和一条有效途径,既突出时代感,又呈现使命感,要适应信息产业发展全球化社会变迁,多元文化并存等带来的新手段,新趋势和新一代成长的新特点和新要求,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融入生活,让德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并以感受体验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新课程实施为契机,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从合理组织历史课中的德育资源为突破口,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历史和现实,综合探究历史和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形成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民族精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想应用历史学科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探索提高德育教育实效的途径,挖掘历史中的道德因素,通过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方法、手

 段,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处事,学会做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开放式的德育渗透教学模式,丰富课内外德育形式和内涵,使课内外教学充满德育氛围,并构建充满“人格魅力的课堂”。并为学校德育和其他学科提供可借鉴之经验,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某些实践经验。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 1、通过课题研究实验,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形成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

 2、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要善于将历史榜样的行为规范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机地联系起来,指导他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父母、同学、亲友的关系以及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处事做人。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培养教育学生以史为鉴,明辨是非,习善成性,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振兴而奋斗. 3、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整体提升历史教师素质,历史教师不仅要有心灵美,还要有宏博、专精、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同时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方法、原则和内容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调查了解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在此基础上利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进一步了解目前有关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和经验,来分析影响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段,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处事,学会做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开放式的德育渗透教学模式,丰富课内外德育形式和内涵,使课内外教学充满德育氛围,并构建充满“人格魅力的课堂”。并为学校德育和其他学科提供可借鉴之经验,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某些实践经验。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 1、通过课题研究实验,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形成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

 2、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要善于将历史榜样的行为规范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机地联系起来,指导他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父母、同学、亲友的关系以及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处事做人。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培养教育学生以史为鉴,明辨是非,习善成性,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振兴而奋斗. 3、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整体提升历史教师素质,历史教师不仅要有心灵美,还要有宏博、专精、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同时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方法、原则和内容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调查了解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在此基础上利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进一步了解目前有关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和经验,来分析影响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

 育的因素,为历史学科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方法上和途径上的指导。

 2、行动研究法,研究在高中历史基础型课程、历史拓展型课程、历史研究型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渗透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的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积累资料,然后从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积累的资料中总结经验、进行教学效果的分析。

 3、直观教学法,历史是真实的,也是过去的,如何把过去的东西再现,让学生从历史环境中去感悟历史,升华情感,不仅需要教师的教授,同时也离不开一些直观教学,如图片、表格、视频、书籍,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参观历史博物馆和革命根据地。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直观教学。如在讲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时,我向学生展示了秦始皇陵的视频和一尊秦始皇陵陶俑,便于使学生进入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在讲述五四运动时播放视频《我的一九一九》,使学生能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深切体会当时落后挨打之下的学生爱国热情等。

 4、比较法,“读史使人明智”,但前提是我们要对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做客观的评价,而这种评价经常使用比较法,特别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进行着道德评价。在历史教学中进行道德评价,一是要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对历史人物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二是要选取正面的历史人物和反面的历史人物,使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化对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育的因素,为历史学科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方法上和途径上的指导。

 2、行动研究法,研究在高中历史基础型课程、历史拓展型课程、历史研究型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渗透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的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积累资料,然后从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积累的资料中总结经验、进行教学效果的分析。

 3、直观教学法,历史是真实的,也是过去的,如何把过去的东西再现,让学生从历史环境中去感悟历史,升华情感,不仅需要教师的教授,同时也离不开一些直观教学,如图片、表格、视频、书籍,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参观历史博物馆和革命根据地。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直观教学。如在讲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时,我向学生展示了秦始皇陵的视频和一尊秦始皇陵陶俑,便于使学生进入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在讲述五四运动时播放视频《我的一九一九》,使学生能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深切体会当时落后挨打之下的学生爱国热情等。

 4、比较法,“读史使人明智”,但前提是我们要对历史事...

篇四: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德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所有的教育都是生涯教育”。加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职学校学生的必修德育课程,其学科特点决定了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具有可行性。笔者对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职业生涯教育的渗透做了探讨,希望有助于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生涯教育;德育课堂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明确了新时代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基于中职德育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学科特点与职业生涯教育理念存在一致性,本文认为,在该课程课堂教学中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渗透,有助于强化中职青年学生自我规划意识的培养,在规划中不断成长成才,为国家建设奉献力量。

 1 职业生涯教育的内涵 职业生涯教育首先由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伦(Marland)博士提出的。他说,所有的教育都是生涯教育,职业教育是生涯教育的核心,教育应该扩大个体生涯选择的机会[1]。职业生涯教育定义为以培养学生自主发展为导向,以学生制订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系统性、全程性、实践性教育活动。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深入推进职业生涯教育成为当前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

 过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在自我内外认知中把自己在校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联系起来,目标更明确,措施更具有针对性,自觉进行自我管理和调整。

 2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可能性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把职业生涯教育与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有机结合是学校实施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途径。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职德育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安排在二年级上期教学。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具有可行性。2.1 课程与生活及社会职业相联系。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学完本课程,学生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有关知识,课程内容包括经济模块、政治模块与社会模块三大板块,所学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相对于其他德育课程,其主要特点就在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最“生活化”的学科。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教学涉及生活中的各行各业,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升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水平和能力。2.2 课程理念与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相一致。按照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该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坚定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学生辨析社会现象和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3]。总之,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学会生活,能熟悉企业,学会工作,能提高素质、学会做人,做好由一名学校人向为职业人的准备。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品德的养成具有基础性、指导性和整体性的意义,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职业道德素

 养、专业知识技能等都可以在经济政治社会这个平台中逐一展示、调整和提升,以体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职业生涯自主发展及自身理想和价值,奉献社会。

 3 课程教学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探究 3.1 挖掘中职德育教材因素有效渗透生涯教育内容。笔者在中职德育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实践中,利用课程本身教学内容的优势,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许多显性和隐形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既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又能提升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主要落实在在学生终身学习、个性调适、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规划的跟踪管理上。具体如表所示。3.2 遵循学生对课程认知规律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流程。从认知能力上看,中职二年级学生拥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新时代的他们具备一定媒体操作能力,能够通过教师提供的网络环境,进行资料的收集、筛选和整理;同时,还具有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于问题有一定的合作和探究能力。为此,笔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切入,创设活动情境,设计思考性问题,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如图所示。例如,在第一单元第二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内容之“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教学过程中,课前组织学生课外搜集有关我国当前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尤其是建筑行业相关方面的信息,搜集有关建筑行业就业和创业的先进典型与具体事例,课中创设模拟面试活动情境,提问:我们在什么时代背景下就业?未来的你想成为什么?新时代老板最喜欢的员工是什么样子的?建筑行业创业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学生从自身条件出发,结合专业对应

 职业对具体岗位人才的需要,明确在校期间应主动规划自己,强化自己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专业技能的锻炼,全方位打造自己,培养自己的综合及核心素养,服务企业生产,从而主动适应职场、社会的需要。3.3 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渗透生涯教育实效。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以多媒体为平台的基础上,更创设了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机整合了教学时间与资源,活跃课堂氛围,对培养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实践、积极思考、探索和提高德育课的魅力和实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教学改革既不能将课堂简单地变成职业生涯教育课,也不能让职业生涯教育停留在教案设计中的形式上或甚至夭折,因此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就很重要。3.3.1 互联网+课堂教学。通过网络环境,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融合信息技术、善用生动有趣的、优质的 PPT、动画、视频、微课等教学资源,网络下载作业、讨论功课以及上网搜寻资料等,教学变静态为动态,从平面走向立体,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3.3.2 多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更真实,应尽可能结合当前的社会事件,选择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的真人真事作为案例问题,一案到底,通过对案例的讨论、辩论等方式多让学生参与体验,让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将知识点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进行教学,比如十九大进课堂。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而且能使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不是简单的说教,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3.3.3

 与课外各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相结合。各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旨在推动学校进一步关注和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实践证明,它增强了中职生职业规划意识,传播和推广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可以通过学校广播站、宣传栏目、横幅、班会活动、黑板报等进行宣传,下发使每位学生了解比赛活动和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的文件。大赛之前,进行班级预赛、年级复赛、校级决赛,以赛促学,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活动中深化职业规划知识,提高职业规划能力。

 4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教学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 ①职业生涯教育在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的渗透教学是适应新时代新课改要求,力求达到课程教学本身的三维目标,是职业教育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时代需要,是中职德育教课程教学与时俱进的体现。②职业生涯教育在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的渗透教学有利于丰富课程本身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内容,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教学目标。③职业生涯教育在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的渗透教学可以使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从内因入手,了解自己,理性地看待社会,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发展综合职业能力,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周贵才.职业生涯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文教资料,2014(27):164-165,170.

 [2]沈越,张可君.经济政治与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 修订版)[Z]教职成[2014]14 号,2014-12-22.

 中学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论文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要求教学工作必须把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及发展健全的人格,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然而,审视我们以往的中学教育,往往过多地注重知识教育、学科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忽视了道德教育。这是当前一些青少年思想品德出现严重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历史教学的角度,反思德育薄弱的原因,论证历史教育德育功能的重要意义及其改进措施。

 一、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分析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有必要阐明德育的内涵与外延。德育,顾名思义是道德教育。如果把中学生面对的世界分成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三个部分,那么德育要研究与解决的是中学生的心灵世界问题,即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应该怎样做人”的问题。这属道德范畴。由此,再推向人性问题,涉及到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对个性充分发展的向往、对人与人真正平等的企盼,实质是人的尊严、人的价值问题,即人格问题。

 如果把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分为知识技能教育、体魄教育与思想教育三大类型,那么德育是思想教育问题。现阶段我国的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党和国家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其内容包括思

 想政治教育、自我意识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部分。

 综上,我国现阶段的中学德育是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党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教育,国情教育,世界和平、人类进步教育等。道德品质教育包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教育,热爱集体、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教育,勤奋学习、报效祖国教育,勤劳俭朴、见利思义教育,自尊自爱、知错改过教育,诚实守信、求真务实教育,遵纪守法、维护公德教育等。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包括:崇高理想教育,开拓创新精神教育,意志与毅力的教育等。

 以上分析的是德育的横向构成体系。德育又是一项纵向的社会活动,它包括道德知识、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习惯教育,也就是通过情感、信念、意志的内化作用,形成优良的行为习惯。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是一个体系,是一个过程。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

 首先,从横向体系看,历史是德育的来源。

 德育体系中的道德来源于历史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在整体的德育中包含道德情感、意志及道德知识教育。包含道德诸要素的整体性道德知识来源于生活中──历史和现实的道德人物、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我们现行的道德规范绝大部分是历史上人们制定、推行,并经长期检验确为符合道德终极标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并成为

 人们代代相传的行为准则、习惯而积淀下来的优良道德规范。其中许多准则、规范实际上已成为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如诚实守信,律己宽人,大公无私等。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社会的每一种社会形态、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道德规范,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如封建社会为维护其封建宗法等级关系,其道德规范是忠君孝亲、男尊女卑等封建伦理关系;资本主义的道德是极端利己主义,其道德行为表现为金钱万能、惟利是图。这是应该予以否定和批判的。但这仅作为道德内容社会性的一个方面。道德内容的社会性,不仅包括历史性、阶级性,也包括全人类的普遍性。换句话说,就是既包含历史的、阶级的差异,也包含人类社会道德的共同点。从人类社会道德发展的历史看,古往今来,无数的人民群众和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艺术家等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的优秀品德铸成了人类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的道德,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一切优秀道德遗产的基础上,才使其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因此,人类社会道德历史发展的共同性、普遍性、继承性为中学历史教学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其次,历史是德育的内涵与载体,现以道德规范教育为例论证。

 单纯以道德理论对学生进行说教,缺乏饱满的情感,显得苍白无力,不能达到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目的。如果引入历史和现实中的道德人物、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就能使德育过程中知、情、意、信、行丰富饱满。历史知识生动真实,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中

 国历史上,关天培、邓世昌、黄继光等勇赴国难、守土保国、甘洒热血的英雄气概;李大钊、吉鸿昌等严守纪律、威武不屈、慷慨成仁的革命精神;马本斋率众抗日、拒寇诱降,其母支持亲子抗日,绝食而死的感人事迹,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并深刻领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这种道德情感必然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历史与德育的关系是:历史知识→道德认知→历史范例→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

 正由于历史是德育的来源和载体,所以历史学科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其重要的德育功能有:

 1.促进中学生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是怎样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呢?因为历史能给人以启示,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为什么司马迁不畏权贵倾注全部心血写成《史记》,李时珍用毕生的精力写成《本草纲目》,孙中山百折不挠从事民主革命?他们追求的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历史舞台上众多的圣哲、先贤、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之所以青...

篇五: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学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

 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要求教学工作必须把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及发展健全的人格,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

 然而, 审视我们以往的中学教育, 往往过多地注重知识教育、 学科能力和思维的培养, 忽视了道德教育。

 这是当前一些青少年思想品德出现严重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从历史教学的角度, 反思德育薄弱的原因, 论证历史教育德育功能的重要意义及其改进措施。

  一、 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分析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有必要阐明德育的内涵与外延。

 德育, 顾名思义是道德教育。

 如果把中学生面对的世界分成生活世界、 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三个部分, 那么德育要研究与解决的是中学生的心灵世界问题, 即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认识“应该怎样做人” 的问题。

 这属道德范畴。

 由此, 再推向人性问题, 涉及到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对个性充分发展的向往、对人与人真正平等的企盼, 实质是人的尊严、 人的价值问题, 即人格问题。

  如果把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分为知识技能教育、 体魄教育与思想教育三大类型, 那么德育是思想教育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德育是有目的、 有计划地把党和国家对中学生的思想、 道德、 政治、 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要求, 转化为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其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 自我意识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部分。

  综上, 我国现阶段的中学德育是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 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 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

 马克思主义教育, 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党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教育, 国情教育, 世界和平、 人类进步教育等。

 道德品质教育包括:热爱祖国、 忠于人民、 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 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教育, 热爱集体、 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教育, 勤奋学习、 报效祖国教育, 勤劳俭朴、 见利思义教育, 自尊自爱、 知错改过教育, 诚实守信、 求真务实教育, 遵纪守法、 维护公德教育等。

 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包括:

 崇高理想教育, 开拓创新精神教育, 意志与毅力的教育等。

  以上分析的是德育的横向构成体系。

 德育又是一项纵向的社会活动, 它包括道德知识、 情感、信念、 意志和行为习惯教育, 也就是通过情感、 信念、 意志的内化作用, 形成优良的行为习惯。

  所以, 从一定意义上讲, 德育是一个体系, 是一个过程。

 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

 首先, 从横向体系看, 历史是德育的来源。

  德育体系中的道德来源于历史与现实的社会生活。

 在整体的德育中包含道德情感、 意志及道德知识教育。

 包含道德诸要素的整体性道德知识来源于生活中──历史和现实的道德人物、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

 我们现行的道德规范绝大部分是历史上人们制定、 推行, 并经长期检验确为符合道德终极标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并成为人们代代相传的行为准则、习惯而积淀下来的优良道德规范。

 其中许多准则、 规范实际上已成为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如诚实守信, 律己宽人, 大公无私等。

 纵观历史, 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社会的每一种社会形态、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道德规范, 都是当时社会政治、 经济的产物。

 如封建社会为维护其封建宗法等级关系, 其道德规范是忠君孝亲、 男尊女卑等封建伦理关系; 资本主义的道德是极端利己主义, 其道德行为表现为金钱万能、 惟利是图。

 这是应该予以否定和批判的。

 但这仅作为道德内容社会性的一个方面。

 道德内容的社会性, 不仅包括历史性、 阶级性, 也包括全人类的普遍性。

 换句话说, 就是既包含历史的、 阶级的差异, 也包含人类社会道德的共同点。

 从人类社会道德发展的历史看, 古往今来, 无数的人民群众和杰出的政治家、 思想家、 军事家、艺术家等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的优秀品德铸成了人类的传统美德。

 社会主义的道德, 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一切优秀道德遗产的基础上, 才使其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因此, 人类社会道德历史发展的共同性、 普遍性、 继承性为中学历史教学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其次, 历史是德育的内涵与载体, 现以道德规范教育为例论证。

  单纯以道德理论对学生进行说教, 缺乏饱满的情感, 显得苍白无力, 不能达到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目的。

 如果引入历史和现实中的道德人物、 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 就能使德育过程中知、 情、 意、 信、 行丰富饱满。

 历史知识生动真实, 容易引起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情感, 启迪学生思维。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 中国历史上, 关天培、 邓世昌、黄继光等勇赴国难、 守土保国、 甘洒热血的英雄气概; 李大钊、 吉鸿昌等严守纪律、 威武不屈、 慷慨成仁的革命精神; 马本斋率众抗日、 拒寇诱降, 其母支持亲子抗日, 绝食而死的感人事迹, 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 并深刻领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

 这种道德情感必然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行为习惯。

 由此可见, 历史与德育的关系是:

 历史知识→道德认知→历史范例→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

  正由于历史是德育的来源和载体, 所以历史学科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

 其重要的德育功能有:

  1. 促进中学生正确科学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是怎样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的呢? 因为历史能给人以启示,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 意义。

 为什么司马迁不畏权贵倾注全部心血写成《史记》, 李时珍

 用毕生的精力写成《本草纲目》, 孙中山百折不挠从事民主革命? 他们追求的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舞台上众多的圣哲、 先贤、 政治家、 科学家、 教育家、 文学家、 艺术家, 之所以青史留名, 是因为他们对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我国古代, 人们追求青史留名,《左传》 提出的“立德、 立功、 立言为三不朽” 的思想为历代所推崇。

 人们吸取之, 认识到, 如果不追求人生的意义, 只随波逐流, 那么人的一生只是扮演了一个泡沫的角色; 如果只是吃喝玩乐,那么生命只是一短暂的年华, 很快付诸东流, 毫无意义。

 只有在有限的生命里, 努力奋发进取, 为人类作出贡献, 才能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这是古代人的人生观。

 尽管这种人生价值观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相比, 在境界上有一定差距, 但这种思想境界, 已是十分高尚的了。

 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形成正得益于历史的启迪。

  2. 激励学生形成维护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及振兴民族、 创造更高文明的使命感。

  江泽民同志指出:“世界几大古代文明, 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地延续下来, 这同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注重治史有着直接的关系。

 几千年来, 中华文明得以不断传承和光大,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先人懂得在总结历史中不断开拓前进。” 增强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 激发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是历史教育最突出的德育功能。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 拂尘览史, 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令人骄傲与自豪。

 这种自豪感能产生强大的心灵震撼, 催促人们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能产生强大的民族亲合力与凝聚力, 使我们伟大的民族蒸蒸日上。

 因此, 学习中国历史能使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 为国家的繁荣、 民族的发达作出贡献。“中学生正处于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树立的关键时刻, 而历史正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3. 拓宽学生历史认识空间, 提高学生思想境界。

  “一个不学历史的人, 他的经验来自于自己的经历、 见闻; 一个学历史的人, 他的经验除来自自己的经历、 见闻外, 也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吸取经验”, 这就是历史空间。“历史空间大的人, 对中国历史了解透彻, 就像与黄帝、 尧、 舜、 禹同年生, 一直活到现在, 几千年兴亡多少事, 一切都在指掌中”。

 可见, 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总结人生经验, 把握自己的人生,是十分重要的。

 它有助于学生借鉴历史, 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孙中山、 毛泽东, 虽然他们生活的时代及思想观念不尽相同, 但他们都从小胸怀大志, 为民族的兴旺、 国家的繁盛而孜孜矻矻地追求, 所以他们才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 使学生易于接受具有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

  历史是过去的事, 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的历史”。

 历史是当代人的财富, 人们可以用历史借鉴现实, 也可以用现实反思历史。

 学习历史, 可使学生将“前人” 的道德认知、 道德活动、道德精神“激活”, 传承“过去’ 而进行道德创新。

 诸如, 我们可从陈独秀开展五四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活动中, 去传承并充实“勇于竞争, 敢为天下先” 的精神;

 从毛泽东创立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体系、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举中, 去继承并充实“思想开拓、 不断进取” 的精神; 从商鞅、 王安石、 康有为力图改革中去传承并充实“大胆变法, 改革创新” 的精神等。

 这些精神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具有时代气息。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发掘与利用这些德育资源, 就会增强学生的社会亲合力, 容易将上述行为规则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准则。

  二、 历史教学中德育薄弱的原因及其改进

 德育薄弱的原因有主观的, 也有客观的。

  客观原因比较突出的有:

  1. 缺乏完善的历史教育德育评价目标和手段。

  在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 历史知识教育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比较具体, 层次也比较清楚,在教学实践中易于进行评价。

 而德育目标, 相对而言抽象而笼统, 在教学中往往难以准确地评价。

 同时, 也由于目前我国课程评价方式与手段的单一, 因此使历史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没有得到全面、 有效的落实。

 致使一些历史教师对学科的德育不够自觉, 往往有观摩课或教学检查时就重视, 一般情况下, 则停留在教案的文字中。

 改变这种状况, 一是加强对德育评价目标、 方式及手段的研究, 使之尽快完善; 一是不断提高广大历史教师对德育的认识和实践的自觉性。

  2. 社会观念偏重数理化, 忽视政史地。

  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数理化是真才实学, 备受重视, 不了解政史地在个体成长中的巨大作用。一个人需要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动, 这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培育与唤醒的。这只靠数理化生的学习训练是无法完成的, 只有通过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才能实现。

  3. 社会对历史教育不科学的评价, 导致历史教学重智育, 轻德育, 实行应试教育。

  由于升学的压力; 大多数家长更多关心的是子女的学习成绩, 对于思想则较少过问。

 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往往以升学率的高低为尺度, 同时学校把社会的压力转嫁给各学科教师, 历史教师也只好分数挂帅, 顾不上历史教学的最重要的目的与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主观原因比较突出的有:

 1.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放松或偏向。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一部中国近代史无可争辩地向世人揭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所以, 我们不能放松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但是, 社会上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 还有一些人以为偏离马克思主义就是创新, 竞相从批判马克思主义中独辟蹊径, 并将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道德法律教育, 竞争意识、 协作精神教育等与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对立起来。

 受这种倾向的影响, 一些教师放松了对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偏向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和国内社会不良风气与党内腐败现象、 官僚主义的存在, 一些教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 以致于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采取回避的态度。

 其二是,惯于对遥远的未来作出具体的设想和描绘, 陷入不切合实际的空想。

 认为:

 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 没有剥削, 不存在私有制, 劳动成为人们不可剥夺的第一需要与权利, 人人劳动, 共同享有劳动果实, 实行按需分配……对于这些认识, 学生分析后会陷入重重矛盾:诸如还有没有家庭? 如有, 不可避免地存在私有观念, 就不可能消灭私有制。

 劳动是以消耗体力、 脑力为前提的, 它本身只有辛苦, 何以成为第一需要? 由上可见, 历史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应做到两个统一, 即理想与现实相统一, 长远目标与现阶段的纲领相统一。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历史学习中得出结论——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 要坚持共产主义方向,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另一方面又要指导学生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共产主义的基本内涵是现代化建设, 使社会物质日益丰富。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增强综合国力, 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并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 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 建设精神文明,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只有经济高度发展, 社会全面进步, 才能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当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事业与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 与中国前途息息相关时, 才能自觉地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中去。

  2. 对历史学科思想教育客观环境缺乏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

篇六: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课堂渗透德育教育案例 —让学生在历史长河中探索人生的真谛

 回龙观中学

 历史教师

  薛琨

  2 司马迁说“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 历史哲学家克罗齐也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历史学科教育的内涵实际上与德育教育是相一致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包含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 这些素材如果教师运用得当将会极大的促进中学德育教育的开展 让学生在领略历史精彩的同时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荣辱观、锻炼良好的个性情操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以史为鉴在历史的长河中体会人生的真谛。

 本文拟结合我曾进行的一堂公开课来探索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曲折探索》教学案例 教材说明 《曲折探索》 一课以 1958 年发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 “大跃进” 运动及 1958年下半年在农村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为主线旨在使学生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危害 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共产党人及时调整政策纠正错误以及人民与党同心同德共同战胜困难。使学生认识到要按规律办事 因为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楷模如王进喜、邓稼先、 焦裕禄等他们的先进事迹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设计理念 根据对本课的分析我认为本课是一个绝好的德育教育素材在引导学生

  3 学习历史的同时可以贯穿大量的德育教育内容让学生体会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有曲折有教训但前途是光明的。让学生联系现实总结自己的生活态度人生历程正面对待生活中的失败与坎坷培养健全的人格。并通过对先进楷模事迹的学习让学生深受感染学习楷模身上不屈不饶、艰苦奋斗、为了理想拼搏终身的精神。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教

 学

 过

 程 应该是人们在新中国建设初期的美好梦想 不可能在当时社会环境以及技术条件下出现这些天文数字 可是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利用 PP 投影图片并提出疑问设置悬念。

 {你相信吗} PP1打出柱状图了解 1950 年与 1998 年水稻亩产的真实数据

 PP2: 打出 1959 年《人民日报》所报道的高产数字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内容是否是真实情况。

 PP3 打出当时流传很广的民谣并请学生根据客观条件估计“这样的美景何时实现”最后打出范县县委书记的回答“三年 ”

  根据学生的分析讨论 大家普遍认为刚刚展示的内容1958 年到 1960 年中国的报纸报刊上曾天天都更新着高产的天文数字 1958 年的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同学们想来一起揭开谜底吗

 德育渗透意图使学生通过观察根据自己的经验辨别真伪并养成学习中的“怀疑”品质

 学生观察 PP1 中的图表了解客观实际情况

 按照客观实际分析数据

  学生描述 PP2 展示图片并做出理性分析

 学生读 PP3 小诗后根据生活经验估计时间。

 根据以上 PP 展示达到的预期效果学生普遍不相信展示内容并提出置疑。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渴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4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讲授新课] 一、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探索中的失误 揭迷过程 1[提问]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 “一五”计划何时完成 2 “一五”计划取得了哪些成果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中人民群众表现出高昂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党中央认为只要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经济建设还可以创出发展更快的奇迹。于是在1958 年提出了“总路线” 。

 1、 补充知识“三面红旗” 并展示资料 PP5 在总路线的指导下“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两面大旗迅速插满了中国大地。

 2、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表现分组搜集资料并在电脑上给同学演示 解释 “大跃进”的概念 就是指经济建设超出常规的高速发展就是要使工农业生产的产量“不是一般的而是成倍的、几倍的、以至几十倍”地超过计划的指标。

 组一工业方面—“大炼钢铁” [想一想] “这样的炼纲形式会有什么危害”

 组二农业方面—“瞎指挥” 、 “浮夸风” [议一议]当时全国的粮食平均每亩 300 斤左右报纸上却不时报道亩产千斤、万斤进而到达几万斤的“喜讯” 。你怎样认识这种历史现象中央指标过高—弄虚作假—中央决策的失误 在工农业发展上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经济发展规律在生产关系上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 1958 年下半年党中央在全国农村发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组三人民公社化运动—“共产风” [评一评]干多干少拿一样的酬劳饭量不同、口味不同进了食堂都得相同。如果你们作为农民对这种公有制满意吗为什么 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做总结梳理知识点 “大跃进”运动是党轻率地发动的在经济建设方面严重冒进的运动。

 “以钢为纲”把“大跃进”运动推向了高潮 使以高指标、 瞎指挥、 浮夸风等为主要标志的“左”的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打乱了正常的经济建设秩序浪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资源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学生回答问题重温所学知识并了解总路线提出的原因

 3 名学生分别展示本小组的调查结果教师以 3 个问题从中贯穿学生思考并回答。

 德育渗透意图 学生在分别回答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以下哲学道理 ①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经济建设与生产不能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此点结合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与协调联系现实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应是建立在保护自然环境基础上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会贻害后世” ② 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 ③ 绝对的平均主义会严 ④ 重挫伤劳动积极性 

  5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958 年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10月底 有 99以上的农户加入人民公社 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党中央认为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种最好的组织形式。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许多地方混淆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界限混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刮起了一股“共产风”严重侵犯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挫伤了集体和农民的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经济的发展遭到了重大损失。

  3、三年经济困难 打出 PP“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生产状况” 打出 PP 利用图片表现当时灾荒的一些场面。

 并利用数据展示给学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严重后果。

 大跃进造成的危害

  “禾撒地谷叶枯

  青壮炼钢去

  收禾童与姑。

  来年日子怎么过

 请为人民鼓与呼”

  ── 一位伤残老红军给彭德怀的诗

  大跃进造成经济损失 1200 亿

  非正常死亡人数和减少出生人口 4000 万

  耽误时间 8 年。”

  ──《口号与中国》

 提问想一想这样严重后果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对你们的人生有什么启发

 面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党中央是怎样做的 A、 任其发展继续盲目发展生产 B、 及时调整政策在探索中发展√ 严重的困难使全党逐步从建设的狂热中清醒过来党中央认真调查研究 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调整经济逐渐纠正错误。

 年度 粮食产量亿斤

 比上年减少亿斤 1958 4000 —— 1959 3400 600 1960 2870 530 1961 2950 ——

  学生通过数据资料了解由于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失误而带来的严重后果。

 德育渗透意图学生应了解到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如果发展没有前瞻性做事又没有方法带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学生进行选择合理进行内容过度

  6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发展探索中的发展 通过教师所给材料以及课文内容分析 ① 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重要措施是什么调整工作何时完成 通过课文 P115 小字部分内容回答 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而且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可谓“痛定思痛走出困境”  ②经过调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的成就PP 打出图片及文字 ③结合下面内容 举例说明英雄模范人物对国民经济建设的贡献并思考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要学习他们什么精神PP 打出图片及文字 请 3 个小组的同学分别选出代表 给大家介绍 3 个熟知的建设者的楷模

 小结探索的道路—曲折发展PPT 打出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是在探索中前进的。我们有过失误遭受过挫折但最终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开放式问答] 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中 你能够吸取哪些经验教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你怎么面对成功与失败。

 通过开放式问答进行本课的德育教育重点 学生回答要点 ①国民经济调整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保障重点工程纠正“共产”风、 精简职工、 减少城镇人口。到 1964 年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基本完成。

 ②国民经济建设在钢铁、煤炭、石油、电力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和成就。

 特别是石油工业成就卓著开发出大庆、大港、胜利油田结束了我国使用“洋油”的时代。我国尖端技术也有较大的突破如电子计算机、 原子能工业等方面的成果。

 此外 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工作也有比较突出的成果。

 ③德育渗透意图图片展示了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精神风貌。

 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用自强不息、 忘我奋斗的精神鼓舞着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努力建设祖国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才会有如此显著的成就。

 

  7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及对每个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我从中有如下体会 一、历史课堂渗透德育应树立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洞察力 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昨天——今天——明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我们的任务不是为史而史要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历史洞察力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 分析和解决当代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发展和在一些国家取得胜利的教育中揭示人类发展规律指出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掘墓人的历史使命当然这个过程会有反复会有曲折让学生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预见性树立远大理想相信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二、历史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永恒主题是爱国主义 为使历史课达到应有的爱国主义教育目的在讲课过程中要叙事清楚脉络分明语言生动词汇丰富语速适中情景交融以情动人并辅之以地图片和其它教具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为挖掘我们民族历史的瑰宝深化新的历史形势下的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应注意树立学生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的根深植于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热爱之中。忧患意识产生于伟大使命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楷模他们舍小家为国家在国家情况非常困难的时期还能够以不屈的精神 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血汗和青春是难能可贵

  8 的。通过以上事例教育学生树立忧患意识明确一种责任肩负一种使命树立赶超先进振兴中华的装凌云壮志 其次是用“自强不息”、“创新精神”这一民族瑰宝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要有冒险精神敢担风险不怕失败要持之以恒坚持实践而这又意味着艰苦的劳动。被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把毕生的精力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震惊全世界。这之间他们付出了多少汗水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啊教育同学们要向这些爱国的科学家学习 为祖国的强大增砖添瓦。

 在国家面临严峻困难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因为一时的失误而一蹶不振或者逃避责任而是及时纠正错误带领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共同战胜困难。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同心同德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 三、历史课堂渗透德育教育要有科学性 历史发展是曲折的人物是复杂的只要展示矛盾的各个侧面才能成为真实的历史。因此认识历史讲述历史一定要辩证以时代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这不仅本身就是德育教育的一种最佳途径也是德育渗透的最基本要求之一。教师主观上想进行德育渗透如果不够全面不够公正学生就不会信服就会筑起一道心理防线因而客观上无法达到渗透效果。

 四、历史课堂渗透德育教育要有渐进性 历史教学渗透德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堂课或某一历史内容能解决的。应该说任何时间、任何内容的历史教学都蕴含有相应的思想道德感化

  9 素材量不一定大但一定有。这种一点一滴点点滴滴不间断的积累过程构成了德育渗透的渐进性。它需要的是持久的耐性和韧性锲而不舍滴水穿石。

篇七: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德育研究德育研究\\- - 178 178 - -2011年2月上 第4期(总第226期)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初中的历史教育提出精神陶冶和性格养成的学科定位。历史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历史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深厚的历史文化来启迪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德育水平。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师所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话题,对此笔者谈一些感悟。10.3969/j.issn.1671-489X.2011.04.178德育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崔国成1 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首要条件。德育教育既是说理教育,同时更是一种言传身教,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与组织者,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更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与培育者。教育家加里宁对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提出这样的论述:“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首要条件就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教师。1.1 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与浓厚的知识基础,既要广又要博。在平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全面把握,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同时又要广泛涉猎其他方面。在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与之前相比,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种类更加繁多,信息量更大。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虽然不能全部当堂回答,但也要有所了解,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全然不知,这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心会降低,会直接有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教师平时要多看书,多从网上收集资料,对当前的社会时政热点有所了解,多方收集信息,这样才能增强课堂应变能力,才能自如地应对学生,才能以扎实的基础、渊博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才能挖掘出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1.2 熟练应用教学技巧如果说深厚的知识基础是内在的,那么教学技巧就是把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桥梁。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模式,设计巧妙的导入、充满艺术性与趣味性的教学过程、精彩的结尾,营造出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创造学生乐学善学的学习气氛,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如故事导入法、诗词导入法、游戏导入法,采用游戏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问题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技术教学法等,教学技巧要娴熟,教学手段要不断创新,教学技术要紧跟时代的潮流,这样的课堂集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课堂,教师才是学生崇敬的教师。1.3 具备高尚品德与人格魅力一个形象好、气质佳、品德高尚、举止大方、衣着得体、语言简洁,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与较强的概括性的教师,哪个学生不喜欢?学生会因喜欢这位教师而以他为榜样,为目标,为效仿的楷模,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他的言行举止。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的塑造,以良好的外在形象、高尚的品德与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以生活与工作的点点滴滴来影响学生。2 整合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现行中学历史教材囊括古今中外的各个领域,反映了人类文化、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的发展历程,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深入挖掘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找准切入点,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诚信教育、性格养成教育等,这些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2.1 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是对伟大的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我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史本身就是很好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如:四大发明在当时领先于其他国家,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发奋学习,长大为祖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敦煌莫高窟、长城等,

 / / 德育研究 德育研究 / /- 179 -- 179 -2011年2月上 第4期(总第226期)向世人展示了我国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 的爱国主义情感;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他们的豪情壮举,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都饱含对祖国深深的爱,这些都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好素材。2.2 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教育我国有56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的交往交流与迁徙促进中华民族的融合,期间也是短暂的战争,涌现了许多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英雄人物与伟大历史事件,如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入藏、康熙平定三藩与准格尔叛乱等。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感情,让学生明白我国悠久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情感。2.3 诚信教育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但在现代社会存在诚信缺失现象,加强诚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初中历史教材中关于诚实守信的人物或事件有很多,要抓住机遇,适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如:商鞅变法,立木为信,商鞅言而有信,从而使得新法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使秦国成为“七雄之首”,奠定了大秦基业;唐贞观年间,民风淳朴,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而国泰民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人们诚实守信。将这些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诚信是做人的基础、育人的资本、企业成功的关键、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3 结语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部分,德育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成为“四有”新人为中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抓住教育时机,将知识传授与德育渗透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从而收到德育、智育双重教育的目的。(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第十六中学)1 提高物理教师自身的政治思想品德素质从教十几年来,笔者深切感受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师德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笔者也深刻体会到社会及学生对教师的尊敬。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认清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而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教书又育人,应该清除“课内教书,课外育人”“科任教书,班任育人”等错误认识。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修养,为人师表,人师者必自重。教师的示范作用是最好的教育,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2 钻研课标与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

 育因素物理教师要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挖掘出教材中德育的内在因素,以便把它转化为课堂教育的实践。教材中有些是明显的德育内容,更要充分地加以利用。例如:课文中、10.3969/j.issn.1671-489X.2011.04.179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陈志光插图中、习题中、阅读材料中都提到哪些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发明、成就?哪些物理学家的名字?哪些不朽的物理著作?哪些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哪些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等等。2.1 爱国主义教育如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名著《墨子》中有关力和运动关系的论述,使学生了解我国学者在两千多年前已对运动和力的关系有了较正确的认识;结合练习题,介绍南京长江大桥建桥事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现行高中物理教材,重视人类长期探索和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成果和结论,而对于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的艰苦卓绝、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阐述得不多,唯物辩证法思想、科学方法论知识也往往包含在教材内容的深层,有关爱国主义的材料需要进一步整理、充实、提高。因此在进行德育渗透时,教师应该结合教材有关内容,深入发掘,适当拓宽,随机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激情。

篇八: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中学历史教育视野下的德育研究——关于历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思考姓名:王福友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指导教师:庄韵勤20030601

  1 内容摘要

  本文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的变化作了考察笔者将新历史课程标准产生以前的历史教学大纲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的特点及产生的时代背景并对这三个阶段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作出总体评价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国提出以德育为核心的思想本文对这一思想作了分析并指出它对我国中学历史教育中德育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中德育目标内涵的变化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目标说明了我国在历史教育中实施德育目标时已经从宏观的国家角度转向了微观的学生个体角度对学生个体道德成长的关注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新的德育目标已经形成而且我们也具备了实施的条件笔者就如何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实施道德教育作了重点探讨主要是将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方法引入我国中学历史教育实践中尝试以新的方法来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中德育目标内涵已经十分丰富通过中学历史教育实施道德教育实现从政治化到与个性化人格化相结合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学生个体道德成长的需要这既是本文的主线也是本文所要得出的结论

 关键词

  历史教育道德教育

  2 Abstract

 Firstly, 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regulations for moral education in the history synopses of Chinese middle schools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P.R.C. The author divides these synopses into three stages according to their background and characters and makes an evaluation on the moral objects in history synopses.

 In the new reform of curriculum, our country puts forward “the thought of regarding moral education as the core”. The paper dwells on it and its higher inquire for moral objects of history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s. The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connotation of moral objects i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of history and points out: objects,such as “emotion, attitude and values”, show that we have changed the direction in the implement of moral education. That is from the macro-angle of the country to micro-angle of individual.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is a

 great

 progress.

 The new moral objects have taken shape. We have necessary conditions to implement them. The author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implement them in history education. We introduce theory of mor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to the practice of history education and try to promote the efficiency of moral education. Moral objects have been enriched. To realize the change from political nature to combination with individuation and personification in history education,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growing inquire of moral of the individual. This is the clue and conclusion of the paper.

 Key Words:

  history education ;

 moral education

  1

  引言 我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以德育为核心思想如何将这一思想落实到各学科教学的改革中是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关键之一因此对学科教学中德育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学科德育从属于德育德育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古今中外有许多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哲学家都对德育发表过独到而又新颖的见解笔者参照鲁洁王逢贤教授主编的德育新论中的相关论述来说明德育的内涵和外延德育的本质属性等两位学者所述德育的内涵很简单就是指道德教育并指明这样的内涵比较容易理解他们在对众说纷纭的观点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了对德育外延的界定大致可以划分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几个组成部分对于德育的本质属性基于 自然社会人是我们思考德育的三个维度对德育本质属性的分析可以转化为对德育在自然社会人三者之间的作用的探讨由此笔者认为德育的本质就在于促进上述三者的和谐发展前述两位学者把德育定义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笔者对以上论述的理解是第一德育不仅仅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包括对其进行道德教育第二德育不仅仅限于国家意志对学生的要求还应包括学生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第三德育不仅仅限于言教身教的传统方式还应重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以实现德育内化这样的理解为笔者思考学科德育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平台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历史和具有治史传统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多以来仍一如既往地重视历史教育但我国历史教育曾经历过曲折道路历史课程的政治化倾向直接影响了我国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德育实践目前做历史教学研究

 鲁洁王逢贤主编 同上第 121页 同上第 129页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20页

  2的学者大都只在论述历史教学的思想教育任务时才会涉及这一领域而且往往失之简单在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中道德教育主要还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面目出现如由北师大首都师大和天津师大合编的教材中学历史教学法概论中只是在阐述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之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才涉及到道德品质教育论文也是这种情况一些涉及历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文章多是在大德育的范围内讨论道德教育的这样在具体研究时又往往不能从理论内容方法等角度关照这一领域因此造成研究不够深入无法真正剖析两者的联系探讨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造成理论僵化缺乏新意停留于一般论述的局面 根据所掌握的几本有关历史教学中德育研究方面的论文索引笔者发现在 496篇论文中仅有 3 篇是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写的笔者还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查阅了1996 年到 2002 年历史教学中德育方面的论文情况仅发现 4 篇是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写的这说明道德教育和历史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在历史教育中是很薄弱的长期以来我们对历史教育重要性的阐述多是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进行确认较少从学生个体成长的角度看待我们重视了历史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学生个体道德品质的教育实际上历史教育不仅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国家中的个体也有重要意义就我国而言历史教育在实施德育时缺少的正是从学生个体道德成长的维度来开展因而如何从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提高和道德认知发展的角度探讨历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实施就成为历史教学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事实上学科教学中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整体基本的道德品质教育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起制约作用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取得德育的实效所以开展历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研究不仅能对历史教学中德育实践起推动作用而且其成果也必将丰富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理论

  马慨历史教学中道德教育存在的三个问题合 http://www.cnki.net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 年第 1-2 期

  3

 本文力图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及新世纪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德育目标的考察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道德教育和中学历史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及其方法笔者主张在历史教育中实施德育应从偏向于思想政治教育转向与个性化人格化道德教育的结合以促进学生个体道德人文精神的生成这是笔者在对以往学者研究这一问题上存在的缺陷分析之后所选择的研究视角

  一对历史教学大纲德育目标演变的历史考察

 1. 大纲德育目标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由于我国在 1949年到 1956年的这段时间内并没有制订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而本论文的写作范围定在中学所以这里的阶段划分实际上是从 1956 年开始的参照20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中关于时代背景的叙述笔者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变化的历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6-1977 年文革除外

 德育目标的初建这一时期有1956年初中大纲和 1957 年高中大纲以及 1963年初高中大纲 在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并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国家开始规划教育的发展我国于 1956 年1957 年分别推出了初高中历史教学大纲1963 年再次制订新的初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这几个大纲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是怎样的呢这一阶段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国历史的教学对青年一代的共产主义教育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在世界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劳动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加强他们对共产主义胜利的信心达到鼓舞青年一代自觉地积极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目的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出版社2001 年版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出版社2001 年版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编者的话第 1-2页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第 135页 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人民教育 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人民教育

  3

 本文力图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及新世纪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德育目标的考察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道德教育和中学历史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及其方法笔者主张在历史教育中实施德育应从偏向于思想政治教育转向与个性化人格化道德教育的结合以促进学生个体道德人文精神的生成这是笔者在对以往学者研究这一问题上存在的缺陷分析之后所选择的研究视角

  一对历史教学大纲德育目标演变的历史考察

 1. 大纲德育目标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由于我国在 1949年到 1956年的这段时间内并没有制订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而本论文的写作范围定在中学所以这里的阶段划分实际上是从 1956 年开始的参照20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中关于时代背景的叙述笔者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变化的历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6-1977 年文革除外

 德育目标的初建这一时期有1956年初中大纲和 1957 年高中大纲以及 1963年初高中大纲 在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并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国家开始规划教育的发展我国于 1956 年1957 年分别推出了初高中历史教学大纲1963 年再次制订新的初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这几个大纲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是怎样的呢这一阶段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国历史的教学对青年一代的共产主义教育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在世界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劳动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加强他们对共产主义胜利的信心达到鼓舞青年一代自觉地积极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目的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出版社2001 年版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出版社2001 年版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编者的话第 1-2页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第 135页 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人民教育 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人民教育

  4 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从中可以看出第一阶段的大纲主要从共产主义理想等方面对德育目标作出规定可见在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是从国家和社会这样的宏观角度对学生进行德育 在今天看来这一阶段强调了共产主义世界观强调了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了劳动教育的要求开始对中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对于这一阶段的大纲中德育目标笔者认为在当时确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在当时特殊的国内外环境下确实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这样的德育目标内涵是有其局限性的在这段历史时期内我国尚未找到一条正确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国家对阶级观点和意识形态斗争偏重的同时对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教育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这种状况一直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确定后才有所转变 第二阶段1978-1985 年

 德育目标的过渡这一时期有 1978年初高中大纲和 1980年初高中大纲 这是文革结束后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背景下制订的两套完整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关于历史教育的德育目标1978 年大纲认为要求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热爱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学习革命英雄的高贵品质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以...

推荐访问: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 中学历史 教学中

版权所有:鸿鹄范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鸿鹄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鸿鹄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80617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