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及对策探索

时间:2022-07-24 10:3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及对策探索,供大家参考。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及对策探索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及对策探索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与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生活垃圾产生量急剧攀升,“垃圾围城”的污染局面已严重影响人们生活与健康。在此次“利奇马”洪灾后,大量的生活垃圾在河床、堤坝、背街小巷随处可见、满目疮痍,给灾后重建与环境修复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消纳处理与综合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一、背景介绍

 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 14 次会议上,明确要求“推行垃圾分类制度”。2019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垃圾分类作出重要指示,从国家战略与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深刻阐明垃圾分类的极端重要性。国家住建部也明确提出垃圾分类工作目标及时间表,即:自 2019 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 2020 年底,46 个着重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 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2019 年 7 月 1 日 ,作为试点城市之一的上海正式实施《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条例明确规定:若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除对自己混投行为处 50 元以上 200 元以下罚款外,对单位未根据规定分类投放的行为,规定最高可处 5 万元的罚款。对生活垃圾收运单位、处置单位不遵守相应规范的,分别规定最高可处 10 万元、50 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单位经营服务许可证〕,这个号称“史上最严”

 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也标志我国垃圾分类正式进入“强制时代”。从各方面形势来看,“垃圾分类”将成为今后 5 至 10 年地方政府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我市现阶段垃圾分类处理的主要做法

 从我市现实情况来看,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近几年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也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2018 年,港口水泥厂垃圾焚烧点处理的各类生活垃圾达到 88533 吨,平均 7377.75 吨/月。针对当前社会各界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我市在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方面也进行了诸多探究与尝试。

  1.健全工作体制机制。2017 年,我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由原城管局、住建委等部门牵头,各乡镇、街道参加,正式启动实施前端垃圾分类工作。随后,相继制定了《宁国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实施方案》《完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工作要求》《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工作引领意见》等政策文件,逐步推动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工作。

  2.完善分类处理设施。近几年,我市加大对环卫设施特殊是分类收集垃圾容器的投入,目前已在全市 14 条主次干道与 117 条背街后巷及部分开放式小区设置了美观新颖、经济适用的新型分类收集垃圾桶3100 余只,在主次街道设置分类收集果壳箱 480 只,均标明了可回收、其他垃圾标志。同时,对城区 4 座生活垃圾转运站进行了升级改造,建设垃圾污水沉淀池与站内负压真空及喷淋除臭设备,购置新型全封闭垃圾压缩转运车,保证生活垃圾转运密闭化、环保化。2019

 年 6 月,市城管执法局和杭州轻松环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启动智能垃圾分类工程,分别在华贝广场、富华一期、西津小学试点安装垃圾分类设备,目前有关设备运行基本正常。

  3.有效开展宣传引导。为提高市民参加垃圾分类工作的主动性,市城管执法局联合各社区(村),通过上门宣传、发放传单、广播告知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环保和垃圾分类投放等知识,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将生活垃圾按类别投放。并建立巡回收集机制,由专业人员根据每天不少于 5 次的频率,上门收集生活垃圾,便于市民分类投放。

  4.推动公路清扫机械化。市城管执法局先后购置 22 辆公路机械化作业车〔负压式清扫车 10 辆,小型电动扫路车 8 辆,洒水车 4 辆〕,对城市计划建成区、主次干道、背街后巷、城中村及河道岸坡实施公路机械化清扫作业。目前,全市城市建成区可实施机扫面积为 332 万平方米,已实施 240 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率达到 72.3%。

  5.启动垃圾焚烧处理。目前,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多由宁国海创环境项目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厂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该厂址位于港口镇山门村海螺集团宁国水泥厂内,占地面积 15 亩,总投资约为 1.02 亿元,2016 年 3 月开始建设, 2017 年 4 月 22 日 正式点火投入运营,工程采用 CKK 工艺〔从气化炉来的废气入水泥窑的分解炉系统,在 870℃ 的高温环境中停留时间为 4 秒以上,彻底分解二噁英,同时利用分解炉碱性物料吸收二噁英分解后的氯离子,避免了二噁英的二次产生,控制二噁英产生的效果好于一般城市垃圾焚烧设施〕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设计日处理能力 300 吨,现实平均日处理生活垃圾

 250 吨。

  6.完善生态环境修复。为妥善解决历史遗留,2018 年我市投入资金1800.29 万元,启动宁国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修复项目,对 3 万平米生活垃圾填埋库区进行封场修复及老垃圾场 2 万平米边坡进行治理〔垃圾堆体整平项目、堆体表层人工材料覆盖项目、垃圾渗滤液收集输送及处理处置、填埋气体收集导排系统、地表雨水径流导排系统、绿化覆盖项目〕。该工程于 2018 年 9 月正式开工,目前已完成了新场区垃圾翻运、垃圾整平、导气系统建设、渣土的排气层施工等分项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有效提升周边地区环境质量。

  三、国内外垃圾分类先进做法

  “垃圾分类”虽然在我国刚刚起步,但是在国内外很多国家、城市已经开展多年,他们的一些先进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1.德国:严明法规。

  早在 1904 年,德国开始就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迄今已逾百年。上世纪 70 年代末,“垃圾经济”的概念在德国兴起,并提出“今天的垃圾将是明天的资源”理念。1991 年,德国通过了《包装条例》,要求生产厂家与分销商对其产品包装全面负责,即包括负责回收废弃包装,再利用或再循环其有效部分。1996 年颁布实施《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奠定了德国垃圾回收“谁污染谁治理”的总体基调,德国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保障了分类体系的正常运转,其法规展示了几个主要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污染者付费,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共同承担的原则;合作的原则。通过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使得德国

 垃圾回收利用率高达 80%。

  2.美国:市场运营。

  美国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面,不仅仅有详细的法律规定,而且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有的地方政府除了为垃圾分类提供各项分类垃圾桶以外,还专门成立一家垃圾管理公司,负责垃圾收集与运输,居民只需支付一定费用,按时把垃圾桶置放到门前路边即可,收垃圾的工人会按时装到垃圾车上,像电池等危险物品、键盘等电子产品以及庭院垃圾等,居民需要自费将其送往相应的回收中心。垃圾回收作为一种产业逐渐在美国得到快速发展。

  3.比利时:广泛引导

  比利时政府大力推广节能知识,让环保理念从家庭垃圾分装开始深入人心。孩子从小就要学会辨认垃圾,学习不同垃圾的处理方法,垃圾分类成为每个家庭的必修课。调查显示,大约有 95%的比利时家庭会根据规定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家庭垃圾回收率居世界前列。正是由于比利时政府的奋力以及居民的自觉,该国的垃圾分类处理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个面积只有约 3 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也因此成为了全世界在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的样本。

  4.日本:精细分类

  日本对城市生活垃圾的精细分类让人叹为观止,从最初的可燃与不可燃两类细分为报纸、瓶罐、塑料包装容器、大件垃圾等六到七类,尽可能实现垃圾的回收利用。垃圾经过分类处理后变废为宝,有的用于火力发电,有的用来建设蒸汽游泳池,从垃圾里提取金属成为原料,

 最后剩下来的垃圾渣用来铺路与填海。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基层的市、町、村的自治体、自治会等民间自发组织合力推动分类工作,垃圾回收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目前,国内一些发达城市也已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并取得一些初步经验。如,广州市采取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由居民在家中当好前端分类,然后在规定时间里自行将垃圾拿到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点投放;或通过组织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收编”收购废品人员,上门收购回收物品,市场化运作效果良好。上海市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主要是让市民确立干湿分类的理念,推动垃圾干湿分类,便于终端分类处理。厦门市从清洁楼改造、运输车辆配套、终端分类处理入手,打造全程分类收运、处理体系。

  四、问题和建议

 目前,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仍然处在只有“处理”没有“分类”,只有“回收”没有“利用”的初级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政策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市虽然出台了生活垃圾分类方面的政策性文件,但是对分类投放、收运、处理、监管等各方面的权利义务缺少明确的刚性规定,强制约束力不强。同时,生活垃圾分类各环节配套政策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既造成政策落实困难或执行不力,也难以吸引社会资本与市场主体参加,不利于垃圾分类活动的长期开展。

  2.宣传引导不到位。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多数市民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强,对垃圾分类有关知识的掌握了解极其匮乏〔大多人将能不能够作

 为废品变卖作为区分准绳,认为易拉罐、废纸壳、矿泉水瓶等是可回收垃圾,对其他不常见的可回收垃圾均不掌握〕,在活中即便有分类垃圾桶,也不会将垃圾按类投掷,随意投放垃圾的行为较为普遍。我市城区主街道大部分垃圾桶“可回收”箱体内混杂着烟头、果皮,“不可回收”箱体内却混杂着饮料瓶等可回收垃圾,垃圾分类箱形同虚设。

  3.分类设施不完善。垃圾分类前端投放的废弃物需要由后端处理设施分门别类地进行处置,而后端处理设施需要提前计划与建设,否则将造成前端投放分类、后端混合处理的“前分后混”现象,对居民参加垃圾分类的热情打击最大。目前,我市虽然已经在城区多处设置分类垃圾桶,但是,根据城区常驻人口计算,约每 30 人使用 1 个分类垃圾桶,设施数量较为紧张〔河沥溪街道 90 余处垃圾分类收储容器在此次洪灾中被损毁〕,灯管、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也缺乏特定的收集、处置设施。同时,在此次“利奇马”洪灾中也暴露出我市缺乏相应的生活垃圾应急堆放场所等问题。

  4.处理能力不够强。我市目前所采用的垃圾焚烧 CKK 工程,由于受水泥窑设备故障、水泥销售淡季停机检修、处理能力有限、垃圾储坑设计过小等多钟因素影响,目前尚不能达到彻底处理我市生活垃圾的要求,部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被直接焚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随着今后城镇化步伐加快,生活垃圾清运量将不断增加,CKK 处理工艺已无法满足日常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需要。

  为此建议:

 1.点面结合,广泛宣传引导。遵循“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原则,稳步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以非洲猪瘟防控为契机,规范巩固现有的餐厨垃圾收运与监管体系,确保餐厨垃圾分类收集率。同时,宣传部、融媒体中心积极参加动员,通过电视、微信、微博、户外 LED 屏等开展多渠道宣传,增进垃圾分类知识不断普及。数据资源局、城管执法局积极组织“市民开放日”等主题活动,推进垃圾分类互动体验,提高市民环保意识。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立,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评选活动,增进源头分类体系逐步完善。

  2.奖惩结合,规范运作体系。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与做法,针对我市现有问题,提前谋划研究,根据“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公众参加”原则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特殊是针对政府、企事业单位要先行先试,不断优化改善,逐步形成一套系统、科学与具备可操作性的运作机制。探究出台垃圾处理资金使用办法、垃圾处理居民付费机制、垃圾分类处置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的长效管理制度,通过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方式来确保政府、社会、家庭的参加度,逐步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体系化与常规化。

  3.长短结合,完善硬件设施。注意新工艺、新技术、新准绳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过程中的运用与提高。现阶段,要加快推动 CKK 技改工程,住建局、生态环境分局、港口镇人民政府应积极对上衔接,尽快梳理解决该工程存在的安全防护距离设置、用地征迁等问题,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的前提下,有步骤加快推动工程建设。下一步,可招引 1 至2 家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如,浙江九仓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虎

 哥回收”,该公司通过将较大规模的小区为一项单位,设立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与商品配送服务站,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模式,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运与分选处置的全过程智慧管理〕,建设新的智慧垃圾分类系统,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能力,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闭环运行”,最终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

推荐访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及对策探索 对策 生活垃圾 探索

版权所有:鸿鹄范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鸿鹄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鸿鹄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80617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