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题目大全7篇

时间:2022-09-04 17:10:04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数学论文题目大全7篇小学数学论文题目大全 小学数学论文 5000字(九篇) 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一) 摘要:小学数学不会自发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论文题目大全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论文题目大全7篇

篇一:小学数学论文题目大全

数学论文

 5000 字 ( 九篇)

  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一)

 摘要:小学数学不会自发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围绕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展开,旨在进一步拓宽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数学作为小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也不能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显然,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不能只是明确“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是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是要从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中,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他们真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了解感触生活,这是数学教师应该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数学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因此,笔者结合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和当前教改的要求.提出以下设想以求教于方家。

 一、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的一

 种教学方式。这里所指的学生实际生活并不单是单纯学生生活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完全再现,而是一种数学化的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学习材料生活化可以依托现行教材,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为的状态。和许多研究者的认识一致的是,目前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仍然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缺少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学习材料生活化就是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将数学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一般应用题时,笔者这样重组材料:一是收集信息。上课一开始就请学生描述学校周边道路环境状况。二是选择信息。在学生所列举的众多信息中选择出一条“为绿化道路环境,在校外公路栽种树木,一共栽了 500 棵,成活了 490 棵,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是自主探究。学生提出问题中很多是学生已知领域,让学生自己解决。四是教师引导。告诉同学们“这批树木的成活率是 98%。”从而提问“成活率”和“98%”的含义,让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这样重组,贴近学生所关注的现实生活,学习材料来自师生的熟知信息,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性。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死知识”适应“对话教学”之间的矛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让教学根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有价值

 的案例,从而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二、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数学知识最终服务于生活,回归于社会生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我积极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个只注重求知过程、只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掌握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生活的眼睛,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懂得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总能找到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抓住了联系,就能把活学到的知识进行活用。但这种思维习惯也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培训。如学习比例应用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将配液加水或加盐的实验操作活动:“要把10%盐水50 千克,配制成20%的盐水。该怎么办?学生通过精确计算,动手测量得出使盐变多(加盐)或使水变少(蒸发)的规律。再如在学习“百分数意义”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我们班有 30%左右的学生在家使用电脑上网,其中 2/3 的学生是利

 用网络进行学习,而 1/3 的学生却在玩网络游戏。看到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这样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思考、解决身边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了思想教育。适当地进行一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自觉地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培养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关注日常生活,捕捉学生的兴趣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数学问题。数学的身影在生活中每个角落,数学的价值来自日常生活。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合.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技巧的目的。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体验的积累。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厘米、米等长度单位时,可以从比高矮实际事例人手使学生明白了长度单位对于精确测量的意义,再让学生通过测量工具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然后动手测量图钉的长度、食指的宽度、书本长度、平伸两臂的长度、给爸爸妈妈测量坐高,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度等。

 这些知识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了原来数学就自己的身边,身边就有数学,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同时也增强了数学的亲和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四、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数学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例如,在讲授“利息”的知识点后,笔者安排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自己做一次小小会计员”,让学生去银行了解现在的利率,然后让他们把积攒的零用钱存起来,怎样存最合算?这样的作业学生极有兴趣。在这一系列的调查、分析、计算、反复比较的实践中,学生对利率、利息这一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而且此次活动.还可以是对学生不乱花钱的思想教育,实现教知识和育人的统一。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必须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引导学生把数学

 知识运用于实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学习变得通俗、有趣、生动,使数学教学实践变得更有活力。

 小学数学与生活 (二)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贴近生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与生活进一步接轨。

 一、数学情境与生活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 9 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

 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 3 个,9÷3=3(盘);(2)每盘放 9 个,9÷9=1(盘);(3)每盘放 2 个,9÷2=4(盘),多 1 个;(4)每盘放 4 个,9÷4=2(盘)多 1 个;(5)每盘放 5 个,9÷5=1(盘)多 4 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二、数学理解与生活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 28 人,小朋友 150 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 30 元,学生每人 15 元,团体 30 人以上每人 20 人。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 元 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 元 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2)×20+(150-2)×15=2820 元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三、日常生活“数学化” 孩子们的知识应该是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在今天的“课堂超市”环节中,这一切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我先出示了文具价目表:篮球 95 元/个,排球 50 元/个,之后出示了一个数学问题,“买 4 个排球和 6 个篮球共要多少钱?”。这样的数学问题,没有用新教材的学生一般的解题思路只有这一种“95×6+50×4”,可是使用了新教材的孩子们却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法:(1)95×6+50×4;(2)(95+50)×4+95×2;(3)(95+50)×6-50×2

 通过“课堂超市”展示,使我们的数学走进了生活,使我们的孩子们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使了孩子的思维开放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有美感,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数学兴趣,何乐而不为呢?为了使数学更接近生活,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刻不容缓的教育使命。

  浅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面向 21 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

 《新课标》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反复思考,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学习任务与情境相联系,可以激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一般是通过游戏、故事造境,环境营造,媒体辅助等来联系生活、模拟生活。

 1.巧用游戏、故事造境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寓数学知识于游戏活动和故事情境中,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

篇二:小学数学论文题目大全

数学教学论文 8 篇

 第一篇:

 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

 一、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 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 因此, 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 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 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 处于 7~12 岁 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 在这一年龄阶段, 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 产生厌学心理, 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 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 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

  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 必须要实行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 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 那么, 我们就必须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

  ( 1)

 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 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 常活动中, 学习 兴趣是关键, 那么, 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 导学生的努力方向. 比如说, 现在小学阶段, 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

 流行了 . 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 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 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 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 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 一大部分学生, 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 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 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 2)

 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是为了 培养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 那么, 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 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 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 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 这样,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 又有了 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 良好的基础, 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 的的.

  2. 所采取的方法

 以根本原则为基础, 以具体措施为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

 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学习 环境来说分成两个部分, 一是课堂教学, 二是课外思考和课外作业. 在课堂教学中, 应该:

  ( 1)

 每名 学生都积极参与

 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 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 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 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 2)

 不同的成功体验

 让每一名 学生都有自 己对成功的体验, 老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 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 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 所以说, 循序渐进、 激励优生和表扬后进生都是可行之策, 每一名 学生都会体验到自 己的成就感来获得喜悦之情,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3)

 积极表扬和鼓励

 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和争强好胜的特点以及荣誉感, 所以, 在教学的活动中, 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来加以表扬. 特别是, 在学生取得进步时, 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们不断保持学习兴趣.

  ( 4)

 趣味性课堂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 首先是重视直观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 “加减法” 的时候, 可以让同学们自 制一些小工具,这样课堂上玩耍的过程中就学会了 知识, 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 其次, 我们教师在日 常的教学中, 尽量将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引 入到课堂来,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 在中间穿插一些数学知识, 并通过模型、 实物等教具, 配合多媒体等教育设施, 形象而又直观地引 导学生去掌握新知识. 在课堂外, 应该:

 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 因为小学数学学科本身以理解为主, 只 要在课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 , 我们可以适当地减少家庭作业. 毕竟在如此小的年纪

 搞题海战术实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 为了 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和兴趣, 尽量不要给学生的课外生活布下阴影. 课外作业以质量取胜.适量的人性的家庭作业能够使学生对数学这一重要学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视. 所以我们在给小学生布置数学课外作业时, 必须对题量和题型做细致的考察. 归根到底, 作业的意义就是为了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而不是作为惩罚学生的硬性指标.

  作者:

 余明燕 工作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

 第二篇: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一、 教师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

 教师通过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教学培训 , 更新教育观念, 改变教学方法, 从原本单纯的“教”, 变成与学生互动, 教学相长; 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开阔视野, 提高自 己的业务能力。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 学生们学会了 某一种数学知识, 却没有学会学习的方法,更不会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只是为了 学习而学习, 为了 考试而学习。

 这不但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反而抑制了 学生本身具备的能力, 堵死了 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道路。

 而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 更能够发掘学生的潜力, 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 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教材

 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依据, 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教材展开。

 教材也是连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纽带, 依据教材, 教师才能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虽然现在提倡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 然

 而前提是要基于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

 有些教师采取了 趣味的教学方法而使课堂热热闹闹, 却忽略了 教材中的内容, 学生学习轻松了 , 兴趣浓厚了 , 然而却没有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 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 熟悉教材中的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责任, 并且还应该掌握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师应当根据教材中的知识, 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把握好教材内容和教学目 标的基础上, 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 才能保证不“跑题”, 从而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上学到知识。

  三、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思维方式与心理情感

 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 在学习数学时的表现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应当多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比如有些学生善于严密地思考, 在某一处数学知识上, 要把每一个点都想到, 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就是不会漏掉重要的信息, 但是, 却花费时间比较长, 教师就应当教该学生如何筛选数学知识中的重要信息, 忽略不重要的部分, 从而节约学习的时间。

 而有些学生善于跳跃式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快、 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强, 却容易因为马虎粗心犯下错误, 教师就应当引 导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

 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 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 把学生喜欢的事物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到一起, 让学生在娱乐和游戏中学习, 这比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四、 教师应当灵活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还无法总结出具体的学习方法, 而相对来

 说, 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决定了 学生的学习模式, 合适的教学方法, 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而所谓合适的教学方法, 其真正的含义就是适合教师所教的学生的教学方法, 某一种学习方法对于某一个班级适合而对于另 一个班级就未必适合, 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使教学方法尽可能地适合大多数的学生, 而对于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 教师要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 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环境或者是专门针对这些学生制定适应于他们的教学方法。

 对于教师来说, 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 教师不应当因为自 己教学方法的问题而造成某些学生学习方面的困难。教师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应当符合这一要求。

  五、 教师应当做好课外的工作

 要想让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取得好的效果, 单纯地依靠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是完全不够的。

 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应当在课外研究好教材中的内容, 明确教学目 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预测哪些知识是学生难以理解的, 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 并认真写好教案设计。

 在上课的时候会用到哪些教具, 教师也应当在课前准备好。

 而在讲完一堂课之后, 教师应当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 及时了 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 哪些问题, 并且及时与学生交流, 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在课外做好这些工作就会减轻自 己和学生在上课时的负担, 学生们学习的时候也会很轻松。

 从这一点来看, 教师的课外工作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课上的工作。

  六、 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开展教育科研是兴教、 兴校、 育人的根本保证。

 ” 教师不仅要善于教, 而且要善于研究教; 不仅要培养学生, 而且要通过科研, 培养自 己, 教研相长。

 一方面, 教师研究的问题直接来自 教育教学实践,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服务的, 它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 的性。

 只有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教师的科研活动才有价值。

 另 一方面, 教师的科研应体现在如何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三, 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应是一名学习者。

 首先,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学习者角色是一种自 主式的学习主体。

 教育科研是一个不断发现、 探索、 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正是“学习” 的本质所在。

 其次, 教师作为自 主式的学习者是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 只有学习行为日 常化, 教师的科研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唯有如此, 教师才不是在自 己的领域里被动的工作, 而是主动地创造;他便不再是一支燃烧得什么也没有的蜡烛, 而是用科研不断照亮自 己前进的道路; 他便不再是一个只对教材做肤浅了 解、 按教案简单操作的工匠, 而是必然成为攀登教育科学艺术高峰的实践者。

  七、 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对于任何一名 教师来说, 都不可能一开始就把教学工作做得完美无缺, 都是在一次次地教学中不断地吸取教训、 总结经验, 教学能力才得以慢慢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总结出:

 哪些经验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情况, 哪些经验适用于哪种特殊情况。

 有了 这些经验, 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 才更能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向。

 在总结自 己经验的同

 时, 也要借鉴其他教师的方法和经验, 尤其是那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取得过优秀教学成绩的教师, 他们身上着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作为一名 教师, 不但要教学生, 同时自 己也要不断学习、 反思, 这样才能够让自 己的教学能力不断进步, 让学生也跟着自 己一起进步。

 新时期采取的素质教育, 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为了 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小学数学教学也应当不断地进步,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 己的教学能力。

 教师接受专业的培训、 认真研究教学资料; 丰富自 己的知识储备, 并且了 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做好课内和课外各方面的工作; 积极参加教育科研, 总结教学经验,从各个角度提高自 己的教学能力, 并且让这种教学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得以运用。

 在教学中取得更显著的成就, 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是素质教育对教师基本的要求。

  作者:

 覃萍 工作单位:

 广西壮族自 治区河池市东江镇永康逸夫中心小学

 第三篇: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实践

 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是秉持“以人为本” 的基本设计思想来设计编排的, 其实现了 将数学知识点由难到易的排版, 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教材在教学内容上与生活实践相联系, 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比如, 在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中, 就有 “制作年历” 和“校园设计” 这两个实践活动, 这两个实践活动能够锻炼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在数学算法的要求上更是多样化,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学生学得的知识范围过于狭隘。

  二、 教学实践的具体要求

 1. 结合教材要求, 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教学安排

 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

 教师在教学中, 应当更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 了 解学生的学习动向,结合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制订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案。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点, 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帮助学生完成小学数学学习。

 比如, 在第二册数学实验教材中, 要求学生学会认识时间, 而一些学生在对时间的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在进行时间认识的教学前, 教师可以先问学生:

 “同 学们知道现在是第几节课吗? ” 树立起学生的时间观念, 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时, 可以先讲解时针的转动规律, 接着介绍分针与秒针, 由难及易, 步步深入。

  2. 将课堂作为教学实践基地,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数学的教学形式主要是课堂教学, 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 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学生学好小学数学的关键, 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方式多元化的教学, 结合教材要求, 开展一些与数学学习相关的实践活动, 激发学...

篇三:小学数学论文题目大全

数学课题研究选题参考题目 小学生数感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几何直观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差生”的形成原因及其解决策略研究 小学生解题失误的归因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研究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游戏的设计与实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设计研究 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研究 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况的调查研究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调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练习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小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归因分析。

 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关于学习困难的系统研究 小学数学课前基础调查的作业设计研究 小学生应用题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能力的调查研究 数学思想在×年级教学中的渗透情况的调查研究 小学数学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和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关于评价数学学习中的兴趣、方法和习惯的研究

 评价手段多元化的研究

  使用"学生成长记录袋"实验研究

 数学测评内容与成绩记载方法的研究 数学教师校本教研中的一些不足与对策研究 数学教师校本教研的形式研究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文化研究 数学教师数学观的调查与分析

 学生视角中的"好"数学教师标准的调查与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成长模式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自我提高反思能力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

 ××名师课堂艺术赏析 乡村小学数学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研究 小学数学微课程案例研究

篇四:小学数学论文题目大全

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参考选题大全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数学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参考选题大全》的内容,具体内容:在一篇数学教育论文中,题目是论文的要件之首,它不同于一般文章的题目,我们要重视题目的重要性。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数学教育论文题目,欢迎阅读!数学教育论文题目(一) ...

 在一篇数学教育论文中,题目是论文的要件之首,它不同于一般文章的题目,我们要重视题目的重要性。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数学教育论文题目,欢迎阅读!

  数学教育论文题目(一)

 1、浅谈中学数学中的反证法

 2、数学选择题的利和弊

 3、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

 4、数学研究性学习

 5、谈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

 6、关于整系数多项式有理根的几个定理及求解方法

 7、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

 8、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9、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0、市场经济中的蛛网模型

 11、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研究

 12、数学课堂差异教学

 13、浅谈线性变换的对角化问题

 14、圆锥曲线的性质及推广应用

 15、经济问题中的概率统计模型及应用

 数学教育论文题目(二)

 1、二阶变系数齐次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

 2、一种函数方程的解法

 3、微分中值定理的再讨论

 4、学生数学学习的障碍研究;

 5、中学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内涵;

 6、数学中的美;

 7、数学的和谐和统一----谈论数学中的美;

 8、推测和猜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9、款买房问题的决策;

 10、线性回归在经济中的应用;

 11、数学规划在管理中的应用;

 12、初等数学解题策略;

 13、浅谈数学 CAI 中的不足与对策;

 14、数学创新教育的课堂设计;

 15、中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应用意识培养;

 16、关于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探究;

 17、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

 18、高等数学课件的开发

 19、 广告效益预测模型;

 数学教育论文题目(三)

 1、浅谈菲波纳契数列的内涵和应用价值

 2、一道排列组合题的解法探讨及延伸

 3、整除与竞赛

 4、足彩优化

 5、向量的几件法宝在几何中的应用

 6、递推关系的应用

 7、坐标方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8、小议问题情境的创设

 9、数学概念探索启发式教学

 10、柯西不等式的推广与应用

 11、关于几个特殊不等式的几种巧妙证法及其推广应用

 12、一道高考题的反思

 13、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15、数字危机

 16、数学中的化归方法

 17、高斯分布的启示

 18、 的变形推广及应用

 19、网络优化

 20、泰勒公式及其应用

篇五:小学数学论文题目大全

数学论文题目大全

  1、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方法的案例研究

  2、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研究

  3、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

  4、农村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5、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6、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7、激发兴趣对小学生数学探究能力影响的研究

  8、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研究

  9、《几何画板》在小学平面图形上的教学应用研究

  10、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11、培养小学第一学段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12、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3、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教研组建设调查研究

  14、小学阶段教师对数学评价任务的认识研究

  15、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方法的案例研究

  16、中美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17、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调查研究

  18、农村小学三年级数学体验式教学调查与实验探究

  19、农村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20、小学课堂环境改善的行动研究

  21、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主题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22、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

  23、小学五年级儿童数学学习策略干预对改善其执行功能的研究

  24、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25、促进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教学策略研究

  26、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7、改革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28、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29、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改革

  30、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1、浅议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2、也谈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33、实施创新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4、谈谈计算教学的改革

  35、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36、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研究与探讨

  37、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研究

  38、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技能

  39、21 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展望

  40、面向 21 世纪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41、不拘一格育“鸣凤”

  42、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3、 改革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44、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45、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改革

  46、 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47、浅议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8、也谈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49、《9 和几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50、实施创新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51、10 以内加法整理和复习

  52、改良“有余数除法计算”教法

  53、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54、和谐愉悦 主动探索--一年级《统计》教学片断评析

  55、小学数学教育--教师之家--教师培训

  56、面向 21 世纪的数学素质及其培养

  57、能被 3 整除的数的特征

  58、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59、改进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初步探索

篇六:小学数学论文题目大全

系毕业论文题目大全数学系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1.浅析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学 2.论数学课堂的师生互动 3.适合反证法命题的条件4.论导入

  《数学系毕业论文题目》正文开始>> 1.浅析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学

  2.论数学课堂的师生互动

  3.适合反证法命题的条件

  4.论导入新课的直观方法

  5.优化数学课堂,培养创新意识

  6.剖析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及对策

  7.谈数学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8.谈数学实验在中学数学中的作用

  9.论述中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10.对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的研究

  11.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12.后进生数学水平提高的若干措施

  13.发挥课本习题的潜在功能

  14.论述中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

  15.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6.论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师应具有的人格魅力

  17.谈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18.论数学归纳能力的培养

 19.浅析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论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21.剖析影响数学教学的内在因素

  22.数学学习中的迁移现象及其对教学的意义

  23.论数学考试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24.论述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25.论述数学学习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

  26.中学生数学概念形成的心理分析

  B

  1.浅谈线性变换的对角化问题

  2.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评价

  3.范德蒙行列式的一些应用

  4.分块矩阵的应用

  5.行列式计算的若干方法

  6.“数形结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7.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8.线性变换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9.矩阵可逆的若干判别方法

  10.数学归纳法在行列式计算机中的应用

  11.浅谈数学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12.反例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13.“高等代数”知识在几何中的应用

  14.猜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15.引入多媒体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C

  1.“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数学实验和现代数学教育

  3.求最值问题的方法探讨

  4.从学习“微积分”中谈谈技巧和能力的提高

  5.谈谈“数形结合”

  6.线性规划应用举例

  7.绝对值概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

  8.用概率方法证明一些恒等式

  9.浅谈平行公理及其在中学数学教材中的地位

  10.浅谈反证法

  11.不等式的证明

  12.关于指数函数

  13.高等数学方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14.浅析数学反例

  15.利用建模进行思维训练

  16.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17.数学探究式学习的研究

 18.试论数学美

  19.中学课程数学教学思想方法教学初探

  20.大学生数学素质教育思考

  21.向量在几何证题中的运用

  22.数学概念教学初探

  23.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及其教学途径

  24.对称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25.数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研究

  26.数学学习中的非认知因素

  27.数学教与学心理研究

  28.数学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29.数学教与学评价的改革

  30.数学文化教育研究

  D

  1.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尝试

  2.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怎样培养学生的几何空间概念

  4.把握例题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排列组合问题剖析

 6.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7.浅谈数学概念的教学

 8.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9.设计“开放型”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0.把握隐含条件,提高解题能力

  11.浅谈函数概念的教学

  12.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13.中学数学建模浅谈

  14.关于不等式的证明

  15.微分中值定理的某些应用

  16.数学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17.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引深艺术

  18.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

  19.几何分布的统计分析

  20.指数分布的统计分析

  21.学困生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

  22.关于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3.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4.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25.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的体现

  26.谈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7.调动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质量

  28.数学课 http://www.chddh.cn/wenzi/堂教学中“问题能力”的培养

 29.构造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0.级数敛散性判别的几种方法

  E

  1.谈数学分析中辅助函数的构造

  2.求数列极限的若干方法

  3.中学数学中的不等式的证法

  4.浅谈数学的概念性教学

  5.论数学创新能力及其培养

  6.泰勒公式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

  7.如何提高数学专业实习生课堂教学水平

  8.浅谈反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9.关于方程 f(x)=0 根的研究

  10.浅谈数学的概念性教学

  11.有关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12.可导、可微与连续在多元函数中的区别与联系

  13.微分中值定理的有关应用

  14.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5.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数学的导学方法

  16.不等式解题中的数学思想应用

  17.浅谈构造法证明不等式

  18.利用数形结合处理数学问题的技巧

 19.关于数学教学中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

  20.论数学创新能力及其培养

  21.试论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22.关于数项级数收敛性的判定

  23.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4.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5.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F

  1.浅谈数学中的哲学问题

  2.试论数学中的美学

  3.论数学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4.一个极限定理条件的弱化

  5.证明 Lebesgue 积分三个定义的等价性

  6.试论实变函数论对中学教学函数理论研究的作用

  7.强渐进有界映射的不动点定理

  8.Banach 空间内映射族的公共不动点定理

  9.关于充分必要条件的讨论

  10. 浅谈如何学好高等数学课

  G

  1.关于数列〈 -N〉极限定义的分析与理解;

  2.浅谈极限概念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3.关于极限计算的各种方法;

  4.幂指函数极限计算的简单方法;

  5.等价无穷小代换在求极限过程中的应用;

  6.不定积分计算的各种方法;

  7.结合实际浅谈对函数导数概念的理解与体会;

  8.浅析微分中值定理的推广与应用 ;

  9.关于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10.利用定积分求极限的方法;

  11.关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技巧;

  12.如何激发和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3.结合数学教学浅谈教书育人的认识与实践;

  14.对新世纪数学发展趋势的一些展望;

 15.数学教育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6.关于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H

  1.行列式计算的若干方法

  2.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求数列极限的若干方法

  4.“数形结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5.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6.对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的研究

 7.浅谈中学数学中的反证法

  8.试论数学中的美

  9.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0.论数学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I

  1.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数学新课程与高师数学教学改革初探

  4.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

  5.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类型及其指导

  6.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功效初探

  7.试论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应具备的素质

  8.新课程实施中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研究

  9.高中数学学习障碍调查研究

  10.数学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

  11.中学数学科学方法教育的方式和策略

  J

  1.常相关样本的方差分析

  2.社会收入分配均衡性的比较

  3.二维超几何分布的最可能成功次数

  4.对高考分数组合方法的探讨

 5.逻辑斯蒂分布参数的估计

  6.关于正态分布的全弦逼近

  7.试题难度的修正

  8.心理状态数的检验

  9.组合预测

  10.多维超几何分布的块方差阵

  11.一类不等式的概率证法

  12.中学数学教材中概率统计内容分析

  13.反例在数学中的作用与构造

  14.关于数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

  15.马氏链评估法

  16.不尽相异元素排列与组合的关系

  17.RMI 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8.指数分布与普阿松分布的关系(多维)

  19.复合二项分布与复合 poisson 分布

  20.有关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

篇七:小学数学论文题目大全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论文 10 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探讨 ?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理性学科,其中不乏各种理论性的知识,而这些相对来说较为枯燥乏味的理论性知识难以激发小学生们的兴趣,甚至会让其感到厌烦,因而,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的话,不仅难以提高教学质量,甚至还会让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心生厌烦。相反,如果在数学课堂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话,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结合了图像与声音的特点,既能带给学生们视觉上的冲击,又能提供学生们听觉上的享受,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各项感觉器官,此外,多媒体还能够化抽象为具象、化静态为动态,从而丰富教学课堂,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法鞭长莫及之处。因而,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话,既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又能很好地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通常而言,数学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对抽象思维尚未完善的小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因而,合理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十分必要,能够很好地提高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质量。然而,在传统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几乎不会为学生们创设教学情境,而是口述整个应用题,让学生们在听的同时思考解答方法,这显然不利于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消化与理解,甚

 至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进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反,多媒体教学法则能够为学生们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们的思维深入其中。如此一来,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便被极大地激发,其数学潜能自然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得以相应地凸显。例如,笔者曾经利用多媒体巧妙地为如下一道应用题创设了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桌上有梨和苹果共 15 个,已知梨比苹果多 5 个,问梨和苹果分别有几个?笔者利用多媒体将这一个应用题展现在屏幕上,并通过增加或者减少梨和苹果来引导学生们先求出苹果的数量,进而再求解梨的个数,最后完成整个应用题的解答。相比于传统的口述应用题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显然能够更好地集中小学生们的注意力。

 一般来说,数学应用题是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数学运算,从而锻炼学生们的数学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故而,数量关系的处理是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然而,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尚且薄弱的小学生而言,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较为抽象难懂,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们处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呢?笔者认为传统的挂图或者作图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倘若能够充分运用多媒体化静态为动态的优势,则可事半功倍。例如这样一道应用题:乌龟和兔子分别居住在同一直线上的 A、B 两处,一天,乌

 龟和兔子突然想去对方家做客,它们同时从家中出发,已知乌龟每小时走 5 米,兔子每小时走 10 米,一段时间之后乌龟和兔子在距离 AB 中点 4 米处相遇,求 AB 之间的距离。这道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多且复杂,因而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势必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将这一应用题以动画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们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并标识在图中,如此便可将所有的数量关系清晰明了地呈现在学生们眼前。此外,这样的教学法还能调节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们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练习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所谓勤能补拙。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练习题主要是章节练习以及课后练习,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再者,课本上的章节练习与课后练习是针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并不具有层次性,换言之,这些练习题并不能最大限度地训练到个人的能力。相反,倘若利用多媒体创建习题库则可打破书本习题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在习题库中添加高、中、低等多个难度层次的习题,让学生们根据自身能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这样既能避免“一把抓”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又能提高学生们学习的自主性,一举两得。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它不仅能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们应当合理地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从而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才。

 作者:肖玉树 单位:江苏省建湖县恒济小学 ?

 [1]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8 ?

 [2]张波.关于数学 CAI 公开课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44 ?第二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探讨 ?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有限,因此,现阶段,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与方式的影响,一部分数学教师仍将教学活动停留在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上,忽略了对其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这样直接造成了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学生大多成为了具备高超解题技巧,却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不知所措的“低能者”。对此,笔者认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目标应趋于生活化,致力实现教学与生活的多元整合,让学生透过解答应用题体会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意义。例如“平均数应用题”,平均数应用题教学原本侧重培养学生平均数意识,旨在引导学生透过解答平均数应用题掌握答题技巧。但是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应将教学目标生活化化,让

 学生真正有所得,有所收获,了解该题型的实际意义。数学教师可以出示一组 1963 年 13 岁男女生的身高和体重表,并出示 2015 年 13 岁男女生的身高和体重表。让学生分别计算1963 年与 2015 年男女生身高与体重的平均值。当然,计算平均数值并不是最终目的,教师还应用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询问学生:“透过数值比较分析会得到什么答案?”教师要逐渐将学生的关注重点延伸到生活当中,让学生由关注数值大小过渡到关注生活水平的高低。1963 年男女身高与体重平均数均低于 2015 年男女身高与体重的平均数是与人们生活水平,饮食营养搭配等有关。重新定位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目标,使其趋向生活化不仅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巧,还能使学生从题目的解答过程中获得对现实生活的实际认知。

 传统应用题内容一般都是由人为编造的,内容大多人为化、程式化,缺乏生动感和实际意义。而且其中有一部分应用题完全脱离了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降低了学生的解答兴趣与热情。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答题兴趣,教师需要对原有题目进行适度创新,拉近应用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将原本与学生生活无关的应用题进行适度的调整与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取而代之,以增强熟悉感。以具体的数学例题为例:“西南纺织厂今年上半年生产棉布850 匹,正好完成了全年计划任务的 5/9,问‘今年原本计划生产棉布多少匹?’”在这道应用题中“纺织棉布”与“西南纺

 织厂”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性不大,所以教师可改编为“假设本班级的学生有 420 人,占了全校学生数的 5/11,全校学生有多少人?”这样的题材来自学生身边,学生在接到这道题目时首先会惊讶于题目中的数字“420”会疑问“班级怎么可能有 420 个女生?”这样的出题方式会让学生愿意来讨论,在讨论时也会有话可说,也能结合生活实际思考问题,并运用恰当的逻辑思维解答问题。当然,有些应用题所涉及的内容落后于社会发展,数据落后,学生的信息无法得到及时更新。以银行存储利率为例,有的应用题提及“年利率%”这显然与当今的实际情况不符。教师如果对这些数据不管不顾,只是要求学生算出答案即可,就会影响应用题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教师应根据当前的银行利率实际,将其变为“年利率%”这样,既能使应用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还能让学生真正了解银行存储知识。

 突出对比,反思生活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措施之一。对教学活动而言,没有比较就不会有创新。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会在解答问题时猜想无数个可能。所以,数学教师可以抓住该特点,通过在应用题教学活动中突出对比引导学生设疑、并在反思中质疑、释疑,最终养成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答问题的良好习惯。以“分数应用题”教学为例:“学生小明有 10 个苹果,学生小李比小明多了 2/5,那么学生小李有几个苹果?”这种分数应用题等量关

 系少,容易解答。而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由于受想法和观念的影响,选择的答题方法是不同的。有的学生画线段;有的学生直接找寻等量关系;有的学生列出方程式进行解答。这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对比这三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选择最优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变换问题方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种对比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随处可见:如最佳路线的选择问题;设计最佳方案问题等。数学教师应善于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对比,引导学生深入题目全面分析问题。总而言之,教师若想实现应用题教学的生活化就应该立足课堂,在尊重原有题型的基础上合理创新,既融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保持数学学科本色。既使学生紧扣双基,巩固基础,又使课堂与生活联系得更为紧密,切实提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水平,从而从整体上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促使知识回归本色,将“生活化教学”进行到底。

 作者:李晓辉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头寨子中心小学 ?

 [1]郭根兴.探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生活化[J].学周刊,2013(20). ?

 [2] 任 杰 娜 .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生 活 化 策 略 [J]. 学 周刊,2012(29). ?

 [3]朱正英.略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生活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08).

 ?第三篇:小学数学应用题高效教学研究 ?

 应用题的教学既是难点,更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对于每一类的应用题,由于教师教学时间长,只能分类教,分例题讲解,学生要反复不停地练习。教师只是重视技能训练,并没有将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表现出来,教师一味地苦教,学生一味地苦学,并没有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出来。如何将小学数学在应用题这一块的教学进行革新,是目前至关重要的课题之一。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果没有运用有效的策略,学生就会感到学习应用题的困难。为了让学生构建一套有效的解题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对题目类型以及解题方法进行分类和总结,从而进行有效的指导。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有时会出现思维定式,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转变思路,让学生跳出思维的框框,打破思维定式,找到解题的思路。例如,在解决“小红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成绩为 86 分,而当科学成绩公布之后,她的平均成绩增加了 3 分,求小红的科学成绩为多少?”这类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转变思维,假设小红的科学成绩也是86 分,那么四门学科的平均成绩还是 86 分,而实际上平均成绩为 89 分,多出的 3 分应该分给每一科,即 12 分,所以,解题的思路就清晰了,86+12=98,这样小红的科学成绩为 98分,很容易就计算出来了。学习完之后,教师还要让学生进

 行总结和归纳,整理出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以及各种可能的解题方法,教师也要依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以及教学内容的设计。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尤为重要,也是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时常遇到“比……少”“比……多”“同样多”“还剩”“一共”“问题”“条件”等专业术语,数学老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讲解清楚这些概念和数学名词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领悟理解能力。例如,红气球有 5 个,黄气球有 45 个,绿气球的数量与红气球是同样多的,黄气球的数量是绿气球的多少倍?在解这道题时特别要给学生讲清楚“同样多”是何意,在解答同一类的应用题时特别注意将一些术语和数学名词解释清楚,帮助学生提升理解能力。

 讲解需要用两步以上的计算来解答应用题时,第一,让学生搞清楚这道题的原理;第二,确定采用何种算法解答该题。比如只需两步计算的题,既是两步计算,就会有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这样的问题,因此,必须根据它的原理来决定。例如,六年级一班有女生 28 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 8 人,共有多少名学生?当解答这道题时,如果没有将原理弄清楚,女生 28 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 8 人,就特别容易把 28 和 8 进行相加,这样会将 36 认为是全班的人数。如果想要避免这样的错误出现,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明白该题所讲的是什么,再将已知的数量关系理顺,

 最后才能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采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

 要有效提高应用题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进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当然考虑到教学与实践的区别,数学教师这时候应当做的就是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生活情境的创设不能只图表面热闹,更不能让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思维的发展。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的数学教学时,我们首先要进行应用题的教学改革,要以学生的前途为根本,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进行思考后解决问题,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刘斌 单位: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福田镇中心学校 ?

 [1]冯海波.运用读导法解答小学数学应用题[J].广西教育,2011,:111—114. ?

 [2]冯德军.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学生之友,2011,:86—87. ?第四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模式分析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保证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主动进行探寻。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题材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着手,也可以让学

 生感受到数...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论文题目大全 题目 小学 大全

版权所有:鸿鹄范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鸿鹄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鸿鹄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80617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