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方案】凤台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范文推荐)

时间:2023-05-24 19:15:04 来源:网友投稿

凤台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3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3年)的通知》(国办发〔2016〕10号,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方案】凤台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科技方案】凤台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范文推荐)



凤台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

20162020年)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610号,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 (20162020年)的通知》(皖政办〔201626号)、《淮南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和《凤台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为实现我县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方针和目标

指导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工作主题,继承创新、拓展提升,开放协同、普惠共享,精准发力、全面跨越,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和潜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公民科学素质基础。

目标:到2020年,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长足发展,建成适应凤台建设发展需求的现代公民科学素质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力争全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公民了解科技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的愿望显著提高,运用科学知识、方法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需求,突出工作主题,更加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广泛宣传普及高新技术、绿色发展、健康生活、防灾减灾等知识和观念,促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推动依靠创新驱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创业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培育创业创新文化,形成尊重知识、鼓励创新、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鲜明导向,推动创新成果、创意项目通过创业实践转化为现实产品和服务。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持续提升。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学习实践能力明显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意识、决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城镇劳动者的科学生产生活能力快速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贫困乡镇公民的科学素质显著提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民科学素质差距逐步缩小。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增强。科技教育与培训体系不断完善,社区科普益民服务机制逐步建立,科普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进展,科普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普产业快速发展,公民提升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显著增多。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共建共享、社会动员、监测评估等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普与科研、教育、文化等融合发展,社会各方面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明显增强,社会化工作格局逐步完善。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青少年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水平大幅提升。

——完善高等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大学生创新创造创业热情,提高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能力。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学校科技教育和校外科普活动有效衔接。

——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为农村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提供更多接受科技教育和参加科普活动的机会。

措施: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基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框架,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和评价、考试制度。增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的横向配合,加强对探究性学习的指导。重视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继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

——推进高中阶段的科技教育。鼓励普通高中探索开展科学创新与技术实践的跨学科探究活动。规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科学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深入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英才计划”等工作,鼓励各地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和应用人才的培养方式,加强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科技教育,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科技教育进课堂、进教材,系统提升学生科学意识和综合素养。

——大力开展校内外结合的科技教育活动。充分发挥非正规教育的促进作用,推动建立校内与校外、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科技教育体系。广泛组织开展学校科技节、科技周、科普日、百名专家进乡村学堂讲科普等活动,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防灾应急、身心健康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拓展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渠道,鼓励中小学校利用青少年宫、博物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各类科技场馆及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开展科技学习和实践活动。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工作,探索科技教育校内外有效衔接的模式,推动实现科技教育活动在所有中小学全覆盖。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均衡配置科技教育资源。推进信息技术与科技教育、科普活动融合发展。推进优质科技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合理使用互联网。大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青少年科普活动,满足青少年对科技、教育信息的个性化需求。面向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科技辅导、心理疏导、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科学素质、丰富生活阅历、增长见识。加强各类家长学校和青少年科普阵地建设,开展各类科技类亲子体验活动,搭建传播科学家庭教育知识的新平台,提高家长特别是母亲的科学素质。

分工:由县教育局、团县委牵头,县科技局、县人社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水利局、县卫计委、县文广体局(旅游局)、县气象局、县地震局、县妇联、县科协参加。

(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生态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等,贯彻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普及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乡村文明等知识和观念。

——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及应用,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促进农业服务现代化。

——着力新培养万名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全面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村、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科普工作的支持力度,大力提高农村妇女和农村留守人群的科学素质。

措施:

——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农业综合服务站(所)、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在农业科技培训中的作用,面向农民开展科技教育培训。深入实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强化专家和导师辅导、举办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回乡、大学生村官留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新创业。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普活动。积极参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健康中国行、科普之春、江淮环保世纪行、江淮名医走基层、水利科技下乡等各类科普活动,大力普及绿色发展、安全健康、耕地保护、防灾减灾、绿色殡葬等科技知识和观念,传播科学理念,反对封建迷信,帮助农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农民健康素养,建设美丽乡村和宜居村庄。

——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设。将科普设施纳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建设中,提升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示范作用,支持基层农技协、农村科普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的培养与建设。

——加强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加大对循环农业、创意农业、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宣传推广力度,鼓励和支持农村青年利用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建设农村科技e站,大力开展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新农民微视频展播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发挥科普中国、科普安徽、农村科技网络书屋等平台的作用,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素质。

——加强对薄弱地区的科普精准帮扶。实施科普精准扶贫,推动智力扶贫工程,加大农村贫困地区科技扶贫支持力度,强化贫困地区基层科技服务,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科技特派员开展“包村联户”扶贫服务。重点加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科普服务能力建设,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开展科普重点帮扶。大力开展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努力提高农村妇女创业技能和科学素质。

分工:由县农委、县科协牵头,县委组织部、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人社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水利局、县卫计委、县文广体局(旅游局)、县安监局、县气象局、县地震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参加。

(三)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引导更多劳动者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围绕调转促“485”行动计划,以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进城务工人员及失业人员的培养培训为重点,到2020年基本实现有培训愿望的劳动者都有机会参加1次相应的职业培训。

——推动职业技能、安全生产、信息技术等知识和观念的广泛普及,提高城镇劳动者科学生产和健康生活能力,促进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整体提升。

措施: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面推进高级研修、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基地等重点项目,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发挥科技社团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参加跨行业、跨学科的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活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探索科普专业职称评价体系建设。

——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技工学校为基础,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举的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城镇全体劳动者,积极开展订单式、定岗、定向等多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安全生产培训和创业培训,基本消除劳动者无技能从业现象,提高城镇劳动者安全生产意识,避免由于培训不到位导致的安全事故。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评选一批县级青年岗位能手和标兵。

——广泛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教育。大力开展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家政培训、城乡妇女岗位建功评选等活动。发挥企业、科普机构、社区科普等作用,加强绿色发展、安全生产、健康生活、心理疏导、防灾减灾等内容的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镇的稳定就业和科学生活能力,促进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大力营造崇尚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深入推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讲理想、比贡献”、智慧蓝领、巾帼建功等活动,着力打造一批学习型、创新型、技能型团队,倡导敢为人先、敢于冒尖的创新精神,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程度释放职工创新潜力,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

分工:由县人社局、县总工会、县安监局牵头,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卫计委、县文广体局(旅游局)、县民政局、团县委、县妇联、县气象局、县科协参加。

(四)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着眼于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执政水平、科学治理能力、科学生活素质,大力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科学理论的教育,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开展科技革命、产业升级等前沿科技知识的专题教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的培训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培养,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推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更好地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措施:

——加强规划,把科学素质教育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认真贯彻落实《20142017年安徽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有关部署要求,严格执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在研究制定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规划时,突出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科技知识的学习培训以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培养,重点加强对县乡党政领导干部、各级各部门科技行政管理干部、科研机构负责人和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负责人等的教育培训。

——创新学习渠道和载体,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的学习。把树立科学精神、增强科学素质纳入党校和各类干部培训院校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和班次,引导、帮助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不断提升科学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鼓励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通过安徽干部教育在线等网络平台,强化科学素质相关内容的学习。积极利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教育等培训手段,扩大优质科普信息覆盖面,满足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多样化学习需求。在干部培训教材建设中,强化新科技内容的编写和使用。

——在领导干部考核和公务员录用中,体现科学素质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有关要求,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任职考察、年度考核中,强化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强化科学素质有关内容。制订并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监测、评估标准。

——广泛开展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各类科普活动。办好专家科技讲座、科普报告等各类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活动。在党校开设科学思维与决策系列课程。做好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培训等工作,开发系列指导手册,打造网络交流平台。有计划地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到科研场所实地参观学习,鼓励引导领导干部参与科普活动。组织开展专家咨询服务活动,着力提升广大基层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

——加大宣传力度,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高科学素质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增加科技宣传版面和时段,用好用活新媒体工具,推广发布一批优秀科普作品,大力传播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围绕科技创新主题,选树一批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的先进典型。

分工:由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牵头,县委宣传部、县科技局、县环保局、县卫计委、县气象局、县地震局、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参加。

(五)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任务:

——构建科学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科学素质和科技教育水平,建成一支优秀科学教师队伍。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推动科技教育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

——完善科技教育培训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科技教育培训基地、场所的利用效率,保障科技教育与培训有效实施。

措施:

——加强科技教育师资培训和研修。鼓励有条件的成人教育学校开设科技教育等专业或相关课程,培养更多科技教育师资。加强教师科学素质能力培训,培养“种子”教师,加大对科学教师以及相关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科技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实施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专项培训,建立培训基地,到2020年实现对一线科学教师和骨干科技辅导员培训全覆盖。

——加强各类人群科技教育培训。结合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不断更新丰富科技教育培训内容,开设专业课程与科技前沿讲座等。将科普工作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具有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环境保护、节约资源、防灾减灾、安全健康、应急避险、科学测量等相关科普内容纳入各级各类科技教育培训计划。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类培训中科技教育的教材建设。

——进一步改进科技教育教学方法。发挥基础教育国家级、省级、县级教学成果奖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大科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力度。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研究,研究建立符合青少年特点、有利于推动青少年科学素质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青少年科学素质测评体系。

——加强科技教育与培训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建设科技教育培训基础设施,重点加强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科技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布局现有科技教育培训基地、场所,不断提高使用效率。调动社会资源积极参与中小学科技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不断丰富网络教育内容,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广泛共享。鼓励科技场馆、职业学校、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社区学校等各类公共机构积极参与科技教育和培训工作。

——推动有条件的中学科学教师到高校、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参与科研实践。

分工:由县教育局、县人社局牵头,县委宣传部、县科技局、县国土局、县农委、县水利局、县文广体局(旅游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县气象局、县地震局等单位参加。

(六)实施社区科普益民工程

任务:

——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普及尊重自然、绿色低碳、科学生活、安全健康、应急避险等知识和观念,提升社区居民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等能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促进社区居民全面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建设。

——大力提升社区科普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基层社区科普服务设施融合发展,推动城镇常住人口科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社区科普工作创新,激发社区居民提高科学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助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措施:

——广泛开展社区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深入开展科普日、科技周、防灾减灾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标准日以及科技、文化、卫生、安全、健康、环保进社区等活动。组织开展社区气象、防震减灾、燃气用电安全、电梯使用安全以及社区居民安全技能、老年人急救技能培训等各类应急和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开展健康凤台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面向社区居民传播科学就医、无烟生活、慢病预防等科学知识和理念,注重面向城镇新居民开展适应城市生活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帮助新居民融入城市生产生活。

——大力改善社区科普基础条件。推动基层服务中心融合发展,在新建及现有的基层服务中心拓展科普功能。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深入推进社区科普e站、科普益民服务站、科普之家、科普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区科普组织和人员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科普基础设施作用,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党员教育、体育健身、文化宣传、卫生健康、食品药品、防灾减灾等各类科普活动。

——促进形成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居民参与的社区科普新格局。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中切实加强社区科普工作,深入实施安徽省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推动科普示范社区蓬勃发展。激发社会主体参与科普的积极性,面向社区提供多样化的科普产品和服务,动员科研院所、企业、科技社团、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相关单位开发开放科普资源,支持和参与社区科普活动。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和科普志愿者组织的作用,组织和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科普活动。发挥党员先锋岗、工人先锋岗、青年文明岗以及在社区有影响和号召力人士的带动作用,加强社区科学文化建设,助力和谐社区、美丽社区建设。

分工:由县民政局、县妇联、县科协牵头,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卫计委、县文广体局(旅游局)、县安监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气象局、县地震局等单位参加。

(七)实施科普信息化工程

任务:

——以科普信息化为核心,推动科普理念和科普内容、表达方式、传播方式、组织动员、运行和运营机制等全面创新。

——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供给能力,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科普与艺术、人文有机结合,推出更多有知有趣有用的科普精品,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

——提升科技传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实现多渠道全媒体传播,大幅提升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水平。

——推动科普信息在社区、学校、农村等落地应用,提升科技精准化服务水平,满足公众泛在化、个性化获取科普信息的需求,定向、精准推送科普信息。

措施:

——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进行“科普凤台”平台建设,实现与“科普安徽”及“科普中国”的有效对接和深度应用。推动科普领域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和质量意识,引导建设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众享的科普生态圈,打造科普新格局。开发集成各类科普图文、动漫、微视频、游戏等多种形式,体现凤台特色的优质科普资源。充分利用网站、微信、智能终端、移动屏媒等渠道,拓展科学传播领域和空间。打造网络科普众创空间,通过作品征集、网络竞赛等形式,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科普创新创作。深入探索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科普公共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把政府与市场、需求与生产、内容与渠道、事业与产业有效连接起来,实现科普的倍增效应。

——繁荣科普创作。支持优秀科普原创作品以及重大科技成果普及、健康生活等重大选题,支持科普创作人才培养和科普文艺创作,加强科普创作的交流与合作。

——强化科普传播协作。制定鼓励大众传媒开展科技传播的政策措施。引导新闻媒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扶持科技宣传报道做大做强。鼓励电视台、广播电台制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适合在电视、广播电台和互联网同步传播的科普作品,增加播放时间和传播频次。鼓励报刊和网站增加科普内容或增设科普专栏。创新科普传播形式,推动图书、报刊、音像电子、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科普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实现包括纸质出版、网络传播、移动终端传播在内的多渠道全媒体传播。组织开展科技宣传报道编辑记者学习培训,提升大众传媒从业者的科学素质与科技传播能力。

——强化科普信息化落地应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洞察和感知公众科普需求,创新科普的精准化服务模式,定向、精准地将科普信息资源送达目标人群,推动科普信息在社区、学校、农村等落地应用。强化移动端科普推送,支持移动端科普融合创作,鼓励科研机构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建设和运行有影响力的科普公众号,强化科普头条新闻推送,促进科普活动线上线下结合。加大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及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科普信息服务定制化推送力度。

分工:由县科协、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民政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农委、县文广体局(旅游局)、县卫计委、县安监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气象局、县地震局等单位参加。

(八)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任务:

——增加科普基础设施总量,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布局,提升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实现科普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推进优质科普资源开发开放,优化科普资源配置,拓展公众参与科普的途径和机会。

措施:

——推动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落实国家、省、市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我县基本建设计划。

——创新完善现代科技馆体系。突出信息化、时代化、体验化、标准化、体系化、普惠化、社会化,推动由数量与规模增长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向提升科普能力与水平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完善凤台科技馆设施配备,并投入使用。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设综合类科技场馆和主题科技场馆。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设专业或产业科技场馆。

——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依托、整合、改造现有资源,打造一批具备科技教育、培训、展示等多功能的开放性、群众性科普活动场所和科普设施。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现有资源,加强农村青少年科技活动场所建设。鼓励支持社区科普建设。到2020年,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科普活动站、科普画廊(宣传栏)实现全覆盖。加大科普大篷车运营管理。完善基层科普设施常态化运行机制,加强线上科普信息资源的深度应用,增强为基层群众服务功能。

——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发展全国和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到2020年,我县力争全国或省科普教育基地达到1个,新增市科普教育基地2个。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林业、水利、地震、气象等行业类、科研类科普教育基地。完善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制度,加强工作考核和动态管理,提升服务能力。推动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各类培训基地和文化场所等增加科技教育内容。引导公园、湿地公园、旅游景区、地震台站等公共设施增强科普功能。

分工:由县科协、县发改委、县科技局牵头,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农委、县水利局、县文广体局(旅游局)、县卫计委、县安监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气象局、县地震局等单位参加。

(九)实施科普产业助力工程

任务:

——落实国家和安徽省科普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及技术标准、规范。

——促进科普产业健康发展,大幅提升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有效支撑科普事业发展。

措施:

——加强对科普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落实国家和省科普产品和服务发展相关政策,将科普产业纳入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相关优惠政策范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科普社会资源的功能。

——推动科普产品研发与创新。依托科普机构、科研机构,推动凤台县科普创作,整合集成创意资源和技术资源。推动建设各类科普众创平台,鼓励支持社会公众参与科普产品的研发、创作、设计、生产和流通。

——加强科普产业市场培育。参加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推动我县科技成果和科普资源的展示、转化、对接平台及相关交易平台建设。

分工:由县科技局、县科协牵头,县发改委、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农委、县文广体局(旅游局)、县卫计委、县安监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气象局、县地震局等单位参加。

(十)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

任务:

——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选拔一批高水平科普人才,壮大专兼职科普人才队伍,推动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优化科普人才结构。

——建立完善科普人才激励机制,推动科普人才知识更新和能力培养,增强适应现代科普发展的能力。

措施:

——完善科普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制度。落实国家、省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完善科普人才评价标准和技术职务等相关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普人员的积极性。

——加强科普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加大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力度。依托科普组织、企业与相关机构建立完善科普人才继续教育基地,以科普组织管理、科技教育、科技传播、科普活动组织、科普经营管理等从业者为重点,围绕科普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等,及时更新补充新知识、扩展新视野、提升创新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现代科普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加强科普专业队伍建设。结合科技教育和课外科普活动,重点在中小学、科普场馆、青少年宫等建立专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依托基层各类组织,动员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气象信息员、中小学教师和科普志愿者等担任科普宣传员,实现乡村社区科普宣传员全覆盖。结合各类社区科普设施和活动,发展壮大社区科普队伍。充分发挥企业科协、企业团委、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作用,结合职工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和各类科普活动,培养和造就企业实用科普人才。

——大力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建立完善科普志愿者组织管理制度,推动各级各类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搭建科普志愿者活动服务平台,规范记录科普志愿者服务信息,建立完善科普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鼓励老科技工作者、中学生、传媒从业者参与科普志愿服务。建立健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科普志愿者动员机制,发展应急科普志愿者队伍。

分工:由县科协、县科技局、县人社局牵头,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县农委、县水利局、县文广体局(旅游局)、县卫计委、县安监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气象局、县地震局等单位参加。

三、组织实施和保障条件

(一)组织领导

——县政府负责领导《科学素质纲要》在我县的实施工作。县有关部门要按照《科学素质纲要》要求和本实施方案分工安排,将有关任务纳入本部门、本系统相关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县科协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做好日常沟通联络工作,会同有关方面共同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乡镇政府负责领导《科学素质纲要》在当地的实施工作。要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本实施方案的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要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要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为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提供保障,全面推进本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加强《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落实。

(二)长效机制

——建立完善共建机制。县科协与各乡镇政府建立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机制,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建立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机制。将科普工作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县“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完善科技报告制度,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实时普及。

——建立完善监测评估机制。组织开展凤台县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和科普统计工作,客观反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情况,探索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第三方评估,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建立完善社会动员机制。深入开展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科普示范县区、科普教育基地等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省及我市相关创建工作,进一步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良性机制。按照有关规定,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

(三)保障条件

——政策措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以及有关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政策措施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落实有关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科普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供政策保障。

——经费投入。经济开发区管委、各乡镇政府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经费投入水平,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县、乡合理分担科普财政投入。县财政根据财政状况,支持对各乡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相关的转移支付。各乡镇政府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各有关部门根据承担的工作任务,按照预算管理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所需经费。加强科普经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经费等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考评,确保专款专用和使用效果。通过众筹众创、项目共建、捐款捐赠、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四)进度安排

——启动实施。2016年,推动和指导各乡镇制定本地“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并启动实施工作。做好“十三五”《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动员和宣传工作。

——深入实施。20172020年,针对薄弱环节,继续完善工作机制,解决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

——总结评估。2020年,组织开展督查,对“十三五”期间和《科学素质纲要》颁布实施以来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进行总结和全面评估,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表彰奖励。

推荐访问:凤台县 实施方案 纲要 【科技方案】凤台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

版权所有:鸿鹄范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鸿鹄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鸿鹄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8061701号-2